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一把钥匙
作者
祁庆富
期数
1990年12期
几十年来,有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吸引了成百上千的研究者去探讨、论争,波澜起伏,气象万千。时至今日,中国古史分期的老问题仍是一座千障万遮的迷宫,令莘莘学子恋恋不舍,又困惑不解。自三十年代起,“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伴随古史分期之争在中国大地上搞的热火朝天,郭沫若、王亚南、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等一批大名鼎鼎的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试图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法宝去开启中国古史分期的迷宫。这个问题和古史分期争论纠缠在一起,用“亚式”去证古史得不出确凿无疑的答案,用古史去验“亚式”也找不到铁证如山的结果,就好像一道全是未知数的方程式,论来证去,结论还是个未知数。
勿庸讳言,从古史分期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疑团越堆越多,与人们囿于公式化的套路大有关系。要想打开迷宫的大门,必需先搁下未知数,去寻求一个已知数。也就是说,找到一把离得近、看得见的活钥匙。云南学者马曜、缪鸾和先生积几十年辛勤之劳作,出版了《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的专著,发现并利用西双版纳的活材料,为学界提供了一把揭示井田制之谜,打开古史分期迷宫的钥匙。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民主改革前保留的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为民族学、历史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化石。早在五十年代,马、缪二位先生就认识到这块活化石在学术上的珍贵价值。一九五七年,缪鸾和先生编写的《西双版纳的过去和现在》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他在《民族研究》上以云澜为笔名发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民主改革以前的封建领主经济》一文。通过实地调查,他们发现:云南边疆地区大多数民族中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而具有亚细亚所有制
一把钥匙
给哲学以新解
《硅谷热》
插图的禁区
《元人散曲选》蠡测
古书试新读
关于人与文学的思考
孤独是真艺术家的天命
谭嗣同狱中绝命书当系伪作
多彩的“画卷”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