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透视北京四合院
栏目
品书录
作者
高泳源
期数
1991年06期
读到了邓云乡的新著《北京四合院》,从中获得不少关于四合院的知识,并间接地领略到居住其间的生活情趣。
住屋既然是一个文化实体,对它进行研究,必然要从文化着眼,何况北京四合院本身就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成部分,它的形制就反映了北京城的形式和格局,且它的设计思想也是和城市布局的思想一脉相承的。作者在前言中开门见山地说,本书“重在‘北京’二字”,其意义恐不只在于注重它的特点,而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揭示它所蕴含的文化。在全书中,大至如四合院的类型,从标准的一直讲到它的变化和欧化;小至如四合院的细部,即如帘子等等,都没有离开这一点。书中一再提到中式住宅和西式住宅的区别,也实在是中西文化的一种重要比较,并且还进而就北京四合院和江浙的四川的庭院相比较,为读者拓宽了眼界,启发了思路,对作进一步的研究是大有帮助的。
本书因瓜摸藤,由四合院而联系到北京的大小胡同,顺理成章地谈到了胡同的方向对于四合院布置的影响,南城和内城四合院类型的差别,虽然都还比较零碎,但多多少少补充了近年来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某些不足。“四合院花木”“四合院消暑”和“四合院的冬春秋”三章,谈到了四合院的生活艺术。由于作者的民俗学根柢丰厚,且文学素养亦很湛深,所以这几章,内容充实,文字清丽,最为动人。可能由于作者过分热爱四合院的缘故罢,有些地方也不免情不自禁地渲染过甚,有点过了头,如四,合院的特点固然在它的合,但由此引伸出居住者的气质,“很敞快,较达观,不拘谨,较坦然,但也缺少竞争性”等等,便见得失诸偏颇了。决定一个人气质的因素很多,有先天的,有后天的,错综复杂,不可一概而论,现在单独归诸于所居住的房屋,恐见得有点以偏概全了。
作者在叙述四合院的现状之后,并分析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对四合院的未来趋势必然为新的所代替,就洞若观火,其理解透澈,而又通情达理,对于一部分读者,特别是老年人,消除疑虑,平复感情,会大有帮助的。
本书一个明显的缺点,便是缺乏一些平面图,如对于不太熟悉北京四合院的读者说来,什么是垂花门、月亮门,虽然看了文字说明,仍然感到不甚了了,如果配以平面图,便不会有这种毛病。
(《北京四合院》,邓云乡著,人民日报出版社一九九○年三月第一版,2.70元)
透视北京四合院
《四世同堂》,写“人”的杰作
梅菲斯特为什么要打那两个赌?
再兴朴学
朝鲜的李太白
关于创作的通信
学者·战士
他山之助
一醉方休
仰止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