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早期的私人藏书家(一)
作者郁鹏
期数1980年05期
  秦亡,萧何接收了秦廷所藏图书。汉武帝时下令要民间献书,古代典籍又渐渐聚集起来。刘向父子对古籍的校讎编目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都是著名的学者、目录学家。不过,唐代以前的私人藏书家很少有书目传世,所以我们只能从史传中了解一些情况。
  刘向父子以外,桓谭也是汉代的有数的学者兼藏书家。魏晋以后,较有名的藏书家是张华(232—300)和束晳(260—303)等人。张华号称博学,家无余财,唯有文史典籍摆满居室。有一次搬家,仅书籍就载了三十车。齐王俭(452—489)和稍后的阮孝绪(479—536),都是刘向父子之后的著名目录学家,都很爱读书,兼通校勘之学。王俭作《七志》,阮孝绪著《七录》。《七录》说,“孝绪少爱坟籍,长而弗倦。卧病闲居,傍无尘杂。晨光才启,湘囊已散,宵漏既分,绿衮方掩,犹不能穷究流略,探尽秘奥。每披录内省多有缺,然其遗文隐记,颇好搜集。凡自宋、齐已来,王公缙绅之馆,苟能蓄聚坟典,必思致其名簿。”《隋书·经籍志》也说,“普通(按为南朝梁武帝年号)中有处士阮孝绪,沉静寡欲,笃好坟史。博采宋、齐已来王公之家,凡有书记,参校官簿,更为《七录》。”由此可见,所谓民间藏书,多是王公缙绅所有;私人藏书的书目虽然不多,也已有了。阮孝绪的《七录》就包括一部分私人藏书。可惜六朝私家藏书的书目多不传世,无法考见它的体制。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