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确定性”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黄湘
期数1993年01期
  后期海德格尔相信:“思”其如“诗”,乃是对“存在之言说”的聆听与应答,人的生存便基于此聆听和应答。因此,不是首先因为人生存,存在才出场,而是相反,是因为存在要出场,人才生存。生存不过是存在本已出场的占用方式,是存在使人的生存成为它出场的方式。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数学家和神秘主义者毕达哥拉斯在埃及考察过尼罗河畔的接纳仪式,尔后把这仪式带回到特尔斐。当时那里的阿波罗神殿正面临着蜕变为只同陌生事物打交道的机械僵化存在的危险。毕达哥拉斯通过自己的力量重新唤起了“沉思冥想”。读者熟悉该神殿一句金光耀眼的铭文:“认识你自己”,铭文的诞生大约与发现勾股定理处在同一时段。这是颇堪玩味的。
  弗洛伊德的升华涉及到人们放弃初始形式的欢乐,以求得较精致的快乐。但是,焦虑的孩子放弃的梦想并不仅仅是追求无止境的满足的一种幻觉效应,这种梦想体现了人类最伟大的幻想。
  俄底浦斯解答了斯芬克司提出的谜语,但他不得不为此付出双目失明的代价。长夜漫漫路迢迢,人成为“寻找象征的人”,成为“后历史的一代”,但这并不足以抚慰他对失落之梦的耿耿于怀,他依然充满对确定性的渴望。
  儿童计算智力的启蒙不能最终归结于脑细胞的分裂,而应理解为“是”的开启。怀特海和胡塞尔都卓有成效地探讨过几何学的起源,我想说,计算能力与诗思俊逸在根本上是同一的。
  基督自我放弃神性,从神下降为人;《新约》预言上帝之国终将来临。随着计算智力的拓展,人类心智的成熟,确定性的国度还是梦吗?无论如何,再不能将文化的各个局部视为“老死不相往来”了。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