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难得的新意
栏目品书录
作者戚文;陈宁宁
期数1994年04期
  在汗牛充栋的《周易》研究著作中,《白话易经》尚有特色。
  作者承认《易经》是部卜卦占筮书,但却认为在卜卦占筮形式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动机,那就是对幸福的追求,“《易经》本质上是教人追求幸福的一部书,筮卦问吉凶的目的在于借助神灵指导自己未来的行动,以求得避免灾祸,赢得幸福”。
  关于《周易》的卜卦占筮,有的人视之为原始先民的蒙昧落后而未加深究,有的人注意到了占筮背后深刻哲理但却无视占筮本身。作者不但注意到了卜筮在《周易》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从追求幸福,避灾免祸的人性特点对《周易》的存在及发展作了阐述,并且指出,驱使人们去占问吉凶的动机是追求幸福,但真正能使人幸福的不是神灵,而是积善、惠心、意志、自强、谦虚、真诚等美德。正是这些最初体现在《易经》卦爻辞中的,后来经过孔子及后学修订编纂《易传》的发挥弘扬,成了炎黄子孙的人生价值标准,《周易》之所以流传几千年而不衰,并在八十年代重新兴起研究热潮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人生价值取向相符合。这些观点绝非泛泛而论,而是从《易经》的卦爻辞与《易传》中找出了理论根据。
  由于《白话易经》是将帛书本与通行本相对照,因而作者对易经的白话解释与传统注释不同,显得很有新意。一些传统注释方法难以说清的问题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如《履》卦卦辞“虎尾不咥人亨。”一般解释为“小心行走在虎尾之后猛虎不咬人”,或“尾随着老虎走路,却不能被虎咬”,而邓君根据帛书本“礼虎尾不真人亨”得到“咥”的含义与“真”相同,因而将此卦辞解释为“用假虎尾去礼神祭祀,祭祀者因此而吉善亨通”。用这个解释能够把六三爻辞中“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解释清楚了。眼睛有病观察力特别强,腿脚有病却善于走路,用真正的虎尾礼神,这都是属于反常现象,所以卫兵要向大君报告。
  又如“否”卦,帛书“否”作“妇”,以此解释九五爻辞“休否,大人吉”是“美好妇人对大人来说是非常幸福的”,这与“休止否闭局面大人如获吉祥”“安不忘危,这对大人物吉利”等解释又是不同的。
  除了从帛书中得到启发,对传统解释作了新的发挥外,作者还参考了其他古代诗书。如谦卦六二爻辞:“鸣谦”一语,一般都解释为“谦虚名声外闻,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或“既有名望又能谦逊”。而作者则根据《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得出鸣谦的含义是“嘤鸣求友”以此解释上六爻辞“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一语,“为了利于兴师征伐敌国,就要嘤鸣求友,以赢得多方的了解和支持”。这就显得十分贴切。
  《白话易经》主要特色之一是参考了帛书本《周易》,不但在经、传文的诠释部分汲取了《帛书周易校释》的内容,而且在将帛书与通行本周易的卦名作对照研究时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如提出了键川(《帛书周易》中两个与通行本《周易》乾坤对应的卦名)含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乾坤既包含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包含有天人相分的思想。在将《帛书系辞传》与通行本《系辞传》的比较过程中,发现了通行本《系辞传》中“禁民为非曰义”一句在帛书本中为“爱民家行曰义”。由此提出帛书本对“义”字的解释体现了儒家的价值取向标准,而通行本对“义”字的解释则体现法家的价值标准取向,儒法两家对“义”字完全不同的解释,说明了通行本《系辞传》是经过法家改造过的易著。另外通行本与帛书本中“设卦观象”和“设卦观马”(《系辞传》)的区别也是很有意义的,“马”与“象”仅一字之差,但却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变迁的轨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作者的理解是否完全正确当然有待探讨,但他从帛书本与通行本相对照而加以研究,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这一事实本身是十分有意义的。
  (《白话易经》,邓球柏著,岳麓书社一九九三年七月版,9.50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