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未来的古典
栏目说《读书》
作者姜弘
期数1994年12期
  我是一位自由乐评人,曾供职于台湾滚石唱片公司。读过《读书》一九九四年八月号刊登的《在商业的齿轮里》一文,颇有同感,且为《读书》多次刊发李皖先生之流行音乐艺术的反思性文章而兴奋。因为这在某种意义上表明,《读书》给流行音乐以一个正常的位置。这在许多人依然对流行音乐抱有偏见的时候,是难能可贵的。
  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产物,流行音乐以它独具的形式反映了时代的声音,无论Beatles、罗大佑,还是Bob Dylan、崔健,他们是从大量流行音乐产品中脱颖而出的、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真正艺术。尽管在当代,他们也面临“艺术还是商业,to be or not to be?”的困扰,但他们已经创造的真实的、有价值的音乐将载入音乐史册。他们将成为未来的古典。
  当然,流行音乐(特别是摇滚乐)所遇到的偏见依然是巨大的,这可能是社会转型时期所必然遇到的问题。今年七月,在北京儿艺剧场,“中国火”新闻发布会的举行,张楚、窦唯、何勇的表演,台下“老同志”与年轻人截然相反的反应似乎向我们印证了什么。而大陆乐坛在这样的情形下,自己也很不争气,一些音乐制作人急功近利,使流行音乐真的成为“粗俗”的音乐,令人失望。 所以,看到《读书》连续刊发的这几篇文章,深感激动,并希望继续看到这样的文章。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