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闲览琐掇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劳柯
期数1995年01期
  郑孝胥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记事:“梅笙又以电话来,云即行。与大七同至火车站送之,遇徐申如及其子子木。”(一九二三年三月八日)
  这里“子木”两字,最易从眼底滑过。他是谁?恐怕难得会有人想起要来加以考证吧。那就当从徐申如说起了。
  徐申如其人,在东南耆绅中,小有名声。原籍浙江海宁,硖石镇上有他家的世传徐裕丰酱园。本人又与人合股,开设了裕通钱庄、人和绸缎庄,还曾投资于硖石电灯公司。他喜欢结交名流,曾任硖石镇商会会长。
  郑孝胥父子到火车站送人,与徐申如父子相遇。这里稍嫌日记简略,猜不透徐申如是从家乡出来,刚下火车;还是时方旅寓上海,恰巧也到火车站送人,抑或两人往送的正是同一对象:梅笙。
  从日记的语气看来,郑孝胥与徐申如是旧识,与其子则似初见。摹状一下:两位老人(郑时年六十三)邂逅,相对拱手,徐申如转身引见,口称“小儿子木。”——此是郑孝胥“听写”于日记的两个字,其实应作“志摩”,但又非笔误,故书中未加校注。
  梅笙姓王,艺名王灵珠,本来与周信芳结档在上海第一台演出,此时合同期满,又共应北京方面的邀约离沪。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