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发事隐》的“事隐”
栏目
阁楼人语
期数
1995年05期
三几个人编一份杂志,正常情况之下,尚可对付。事情一多,不免手忙脚乱,要出毛病。《读书》近年来印得较多,虽则所增者只是大刊物的零数,却已多了不少杂事。加之出港、台需要的繁体字版,看来小事一桩,倒真颇费精神。用电脑化“简”为“繁”,真是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皇后”成了“皇後”,“子曰诗云”成了“子曰诗蕓”,这还好说。那个民国和台湾的大名人“王世杰”,究竟繁体字是“杰”还是“傑”?就得查考。你不是鼓吹人少地仄的“阁楼文化”?这可让你尝尝办事人少的味道。
第一期出了个纰漏:印封面时,把张中行老先生的《关于发事隐的批注》列为要目,到正文开印前,检点篇幅,发现总数多了,要下文章,于是未把张文排上(电脑排版较为方便,往往多发排一些文字,然后调整)。理由也简单,一则张老之作不大有时间性,二则张老爱护《读书》,较好说话。更因为张文排在后半,较易更动。忙中一乱,没有想到再去改封面要目。但真料不到张老有那么多爱好者。这乱子一闯,几乎天天有来信。信里批评我们是应该的,但多半还要我们“发”此事之“隐”——是否此文已遭扣检?张老是否还有发表自由?
在中国编杂志,可发的“事隐”可能不可谓少,但在发表《发事隐》一文上,却实在并无动人的“事隐”可发。关于别的文章,也偶有爱护者怀疑其中或有“事隐”,我们的态度是尽量将来信来文发表,让多数读者自行判断是非。《发事隐》一事,因来信较多,不及一一解释、答复,只能在这里笼统告罪了。
《发事隐》的“事隐”
关于宗教大法官的寓言
话说李嬷嬷
困境和出路
竹林遗恨长
关于胡梓方
洪水与水坝
智者的记忆
智慧的灵树
理性预期下的政策效应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