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精致和粗率
栏目
阁楼人语
期数
1995年07期
读者孙曜先生四月二十二日来信说:“这个月每天晚上都下楼徘徊,等《读书》和信。结果往往是都没有。然后上楼去听罗大佑的歌:
等到了十年终于见你到达
等到青春终于见了白发
倘若能抚摸你的双手面颊
此生终也不算虚假
有时我想,有《读书》,罗大佑,金庸与我同在,这世界终也不算虚假。”
我们在北京直接接触的“《读书》人”,颇少是以《读书》、罗大佑、金庸三者同时成为爱好的。也许说起后二者,特别是罗大佑,大概还会引起一些异议。然而,我们相信,在《读书》的十万读者中,同时爱好这三者的,会是多数。
这不是说,凡杂志以《读书》第一,听流行歌曲以罗大佑第一,读武侠小说以金庸第一。如果可以说后两个第一,却万万不能说第一个第一。但是却可以说明:人有各种精神需求。作为一般的所谓“有教养的”读者,既要了解时下知识精英们的言说,也会对大众文化产生兴趣。这两者,在一个知识者的身上,完全是可以统一的。
问题是:所有这些,都要精致,要有高质量。
不论大众的还是精英的,有修养的读者需要的是精致,不是粗率。这是读者对编辑人的教导。
“阁楼文化”,还应当理解为“精致文化”。它的销行可能达亿万,如罗、金先生,但它的生产是有个性的,单独的,“阁楼”式的。
精致和粗率
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光明的使者
陈独秀与基督教本色化的可能性
猜度斯大林
整体把握科学脉络
经济学帝国主义?
逼问剧场
艺术的新维度
游刃于文学史话语和文化政治之间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