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不必寻找“女人味”
栏目
说《读书》
作者
何颜
期数
1995年10期
《多亏王启明在纽约》一文(《读书》一九九五年第七期)淋漓尽至地剖析了“男性中心论”的潜意识怎样主宰了文艺创作。感佩作者有智慧有力度的分析之余,不禁想对“男性中心论”支配下的女性发点议论。
在男性根深蒂固的偏见面前,女性们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不错,纠正女性扭曲的形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甚至不是女性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完成的事情。(我刚刚有个新发现,眼下我打字的电脑字库里有“男性”这一词组,而打“女性”一词却要先从一排字中找出“女”,再在一排字中找出“性”。继而发现字库中有“男孩”“男人”,却没有“女孩”“女人”。巧合吧。)但是作为女性自身,是否对社会的以及个人的思维误区有足够的认识和反思呢?
很多不仅有貌也有演技的女明星,经多年的奋斗,已有斐然的成就,可是一旦得到某富翁(或近乎富翁的男人)的青睐,便宣告身心已疲惫,准备偃旗息鼓,大小报的娱乐版面马上有大字标题称:某某渴望爱情、家庭和孩子。好像她们多年的努力只是在为嫁得如意(富裕)?准备筹码。上了大学、念了研究生,甚至成了博士的女人又怎样?她们做着和男人一样的工作,甚至比大多数男人出色,但是你猜她们忧虑什么?缺少女人味!不信读一读那些被认为事业成功的女人的自白,无不向你坦露她们女人的心怀,强调她们同时是贤妻良母,或是娇美可爱的女孩渴望依靠在男性坚实的胸膛上。女人,你昨天还在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哭泣,今天就已经在担心矫枉过正了?
事实上,女人需要扮演女性角色的时间和场所都是有限的,父母膝下的女儿,夫君眼中的妻子,都是天性的自然流露,无须张扬。在更多的社会生活中,女性学习、劳作、思考,不必时时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过分的自觉,使女性不能摆脱男性的视角,不能领略人生完整的意义。
女人,不必寻找什么“女人味”,自自然然你就是女人!
不必寻找“女人味”
无欲则刚
贸易与发展的双刃剑
悠悠长水,悠悠我心
一场寓言论战
不贤识小
大明城
看闲书二题
韦伯的立场
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