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请勿移花接木
栏目说《读书》
作者Rego Park 潘互
期数1996年02期
  一九九五年十月号《读书》登了一篇燕继荣的文章《政治冷漠是不是坏事?》,读后甚觉惊异。作者断言:“自由主义给我们的启示是:极少数人捣鼓政治机器,绝大多数人过自己的生活,那才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常态。”不知这是哪一家的自由主义?
  燕继荣的逻辑是:因为自由主义主张“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老百姓不大过问的政治,才是最好的政治”。在这里,燕继荣把“政府”和“政治”混为一谈。其实,自由主义所极力反对的一点正是政府包办政治,政府垄断政治。自由主义主张政府要管得少,意思是说民间应该管得多,民间应该多发展自治,政治应该多元化。自由主义从来不是根据参与数量的多寡来判断政治的好坏。自由主义强调的是参与渠道的宽窄。自由主义强调人民的言论权利、结社权利和投票权利。这不仅仅是参与公共事务之必需,也是保护个人权益之必需。如果一个社会缺少上述权利,那么,所谓“少数人捣鼓政治,多数人过自己生活”的状态就决不是什么社会良性发展的常态,至少不是自由主义心目中的社会良性发展常态。
  托克维尔指出:如果人们只顾自己的工作,不愿意操心公共事务;如果人们过份注意自己的个人事情,而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即自己应当做自己的主人;如果人们仅仅追求物质福利的增进,因此只要统治者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搞好各项物质利益,他们就听任统治者去做任何其它事情,而不管那些事情是好是坏,是善是恶;如果人们只是要求他们的政府维持秩序,则他们在内心深处已经是奴隶,即已成为自己财富的奴隶(《论美国的民主》,下卷,672-673页)。
  我实在看不出,燕继荣的观点和托克维尔这位自由主义思想家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