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说“辱教”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焦国标
期数
1997年04期
一九九六年九期《读书》里谷林先生在《捕风捉影记师弟》中说罗尔纲《师门辱教记》的“‘辱教’一辞费解”。我觉得,“辱教”关键在“辱”字。依王力古汉语语法体系,此字系谦敬副词,与“垂询”的“垂”、“惠顾”的“惠”、“光顾”的“光”、“玉成”的“玉”、“雅正”的“雅”属于同一类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绝对对应的词语。
这一类词大致分两种情形,像“惠顾”、“光顾”、“玉成”、“雅正”,其基本含义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使得该动作涉及的对象获得副词所指的意义,比如某人的“顾”、的“成”、的“正”,使得这些动词涉及的对象得“惠”、得“玉”、得“雅”、得“光”,而不是动作的主体得“惠”、得“玉”、得“光”、得“雅”。
另一类情形,像“辱教”、“垂询”,其基本含义是主体做出的动作让主体本身获得副词所指的意义,比如某人的“教”、的“询”使得教者、询者获“辱”、获“垂”,即“您对我的教诲或问询让您屈身受辱或低下高贵的头颅”。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第一句话“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这个“辱”字与“辱教”之“辱”用法相同,即“您写信给我,让您屈尊蒙辱了”。
说“辱教”
中国古代文明的全新观察
决策参与及社会科学的可能性
概念的贫困与贫困的批评
可以仔细品味的文章
抽象表现主义与冷战政治
关于吴梅村
《恶之花》印象
解开广阳学派之谜
智者的记忆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