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有关汉学家的汉语
栏目说《读书》
作者何兆武
期数1997年07期
  顷阅《读书》本年三月号许章润先生《内行的外行话》一文,鞭辟入里,读后深受启发。但该文中有两点似可商榷。
  许文第一段有云:“其学为‘汉学’,其人为‘汉学家’,杰出者如已故费正清先生、李约瑟先生……单听他们那一口流利的汉语,……不得不钦佩他们下的苦工夫。”
  按,这一辈的汉学家下了苦工夫,因无疑义;但是说“他们那一口流利的汉语”,则未必尽然。李约瑟先生我曾几次见过,还听过他几次讲演,从未听他说过一句汉语。费正清先生我曾去哈佛访问过他,他先是说汉语,但是辞不达意,乃至语不成声,几分钟之后便不得不全部改用英语了。这一辈老汉学家大多是不能讲汉语的,更谈不上“流利”。即如目前健在的狄百瑞教授已年近八旬,是美国当今汉学家的泰斗了,但从来不讲一句汉语,甚至于来中国开汉学会议,亦只讲英语,再请人译为汉语。这是事实,既无菲薄之意,也不关乎他们的汉学研究,因为口语能力与学识并无直接关系。年轻一代的洋人汉学家倒有不少人是汉语流畅了,然而功力恐未必能及老一代的。
  许文末段有云:“马克思和雨果激烈抨击八国联军的兽行。”
  马克思逝世于一八八三年,早于八国联军十有七年,雨果逝世于一八八五年,早于八国联军十有五年,两人激烈抨击的似应为英法联军?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