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一本历书的启示
栏目
说《读书》
作者
苗振亚
期数
1997年08期
一本六十多年前的老皇历还有什么意味?这是读过葛兆光的《<时宪通书>的意味》之后,久久放不下的问题。
一九三一年北平出版的这本《民国时宪通书》,确是一本十分普通的历书。它一方面提供了关于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民众实用知识以及关于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又把民众习惯已久的农历与民国政府使用的公历相配,加入各种政府规定的节假日;同时,还把那个时代出现的种种新现象新事物编进去,使人们对新现象新事物不至于一无所知,也使历书本身具有一些“日新日日新”的味道。这样,一本历书就“不仅是现代意义上的‘日历’,而且还是生活中的‘百科全书’,甚至还是民众精神生活的‘指南’。”因为它满足了当时民众的知识和技术需求,又充满着活生生的生活趣味,人们自然就会喜欢它,购买它,并将其放在案头上、口袋里,随手翻看它,以至于最后烂熟于心。
编写这类小册子的人,无疑是把眼睛放在最广大的民众身上,认真研究了民众的知识水准与生活兴趣。也许,他们对民众的思想启蒙与知识更新,并没有太大的奢望与神圣的责任感,但在思想民众化方面确实尽了绵薄之力,起到了一些细雨湿衣裳的作用。
一本历书的启示
危机与出路
“意术”
思想启蒙,任重道远!
前辈
激情与自控:哲学的自搏与尴尬
文化的反思
形象的生命哲理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
女人的危机和小说的危机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