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令人痴迷的美丽才情
栏目品书录
作者缪克构
期数1999年06期
  《我能否相信自己》是一部受人欢迎的充满了美丽才情的作品集。尽管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奠定了余华在中国文坛的位置,但这本书无疑显露了余华作为优秀作家的另一面。
  我之所以这么称扬这本书,多半是因为余华在此提供了真实的阅读经历、写作经历和他的见解、他的矛盾、他的疑虑、他的冲突。这是一个写作者对另外一些写作者作出的阐释,一个写作者对自身进行的判断。这些有着切肤之感的阅读经历,跟写作发生着紧张而密切的关系。可以讲,余华在此的写作让那些空泛的、充满了引语、夸夸其谈的、在作品外评论作品的批评家之言顿然失色。让阅读与写作构成映射关系,这是白话小说自鲁迅以来就有的传统,余华在此的写作让这种映射关系在细水长流之后显得壮大起来。这必将成为一种可靠的、受人欢迎的写作。
  在《永存的威廉·福克纳》一文中,余华写道:“他有足够的警觉和智慧来维持叙述上的秩序,他是一个从来没有在叙述时犯下低级错误的作家,他不会被那些突然来到的漂亮句式,还有艳丽的词语所迷惑,他用不着眨眼睛就会明白这些句式和词语都是披着羊皮的狼。”只有深谙叙述之道的作家才会有如此精妙深刻的发现,与其说是在讲威廉·福克纳,不如说是在讲他自己。余华在福克纳身上看到了一个同样对叙述充满痴迷和本领的作家在写作上的跋涉,“一下子在镜中看到了自己”。
  余华在叙述上是个训练有素的作家,另一方面他的情感也并不因为叙述的训练有素而受到伤害,这本书的美丽才情便更加展露无遗。这样的例子几乎随处可见,无论是写作家,还是写作品,或者前言后记,他都能让自己的情感和精美的叙述圆满结合起来,展现出无穷的魅力。细心的读者都可以发现,余华在讲述树叶上悬挂的一颗露珠的时候,背后总有着太阳的光芒,而他在叙述一棵树的时候,我们分明见到了一片葱郁的树林。
  (《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著,人民日报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第一版,18.00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