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由傅斯年赠书想到胡适遗嘱
作者
张永安
期数
1999年08期
刘浦江先生在怀念其恩师邓广铭先生的文章《不仅是为了纪念》(《读书》一九九九年第三期)中,提到“建国初,北大数学系的江泽涵教授由美返国途中绕道台湾探亲,时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还托江捎来一个口信,要把他留在北平的所有藏书转赠给邓先生”,刘先生感叹“不明事理的傅斯年,还以为他仍然有权处置自己的私有财产呢”。显然,邓广铭先生不可能收到傅斯年的赠书。读此,我不由地想到了胡适的遗嘱。一九六二年去世的胡适先生在死前所立遗嘱中提出把他“遗留在北京的一百零二箱书籍、文稿、文件捐赠给北京大学”。(易竹贤《胡适传》,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九月版)如果说在台湾的傅斯年已经没有权力处置他在大陆的藏书,那么可以肯定,胡适也同样丧失了这个权力。由此,我想问:究竟是何人或何组织、如何处置了胡适与傅斯年在大陆的藏书?不仅是对死者,也是对生者应该有个交待。
由傅斯年赠书想到胡适遗嘱
闪光的铜板
美国作家约翰·赫赛在中国
《游仙窟》与《万叶集》
福州的“店面经济”
少女通信
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
热闹中的冷想
《怒吼吧!中国》的回响
略论郁达夫的散文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