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也谈“经济学的扩张”
作者
丁为
期数
1999年09期
经济学家蔡昉先生和法学家苏力先生站在各自的学科立场分别论析“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文章(《读书》一九九九年第六期),读来发人深省。
诚如蔡先生所言,经济学的经世济用特点以及经济理性假说易于应用到许多非经济现象的解释上面并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逻辑上的一贯性,使之天生具备一种侵犯的性格。其实经济学扩张的一个至为关键的基点在于它用数学组织起了一套严格的分析框架。经济学家杨小凯认为,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其成为各学科之间共同的超级语言,由于其结构和逻辑的严谨,它累积知识的能力最强。因此任何学科一旦能自如地应用数学中累积的知识,就会如虎添翼,一日千里。我们日常所言“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王冠”可以视为上一规范表述的通俗版本。反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张曙光语)进程以及随即而至的如樊纲、汪丁丁、盛洪、张宇燕等一批掌握了纯熟的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的中青年经济学人对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大举“入侵”,我们不难窥见其间的因果关联。
苏力先生说得好,换一个角度看,经济学的扩张似乎也意味着其地盘本身亦在逐渐被蚕食和侵蚀。撇开丁伯根、库普曼斯和德布鲁这些经济计量学和数理经济学大师不论,就哈耶克、科斯、布坎南、贝克尔和诺斯等人的“扩张”而言,难道我们看不到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对经济学的强烈渗透和对经济学家们的巨大诱惑吗?因此,我们对于“经济学扩张”所主要依凭的数学武器,一不要惧怕、二不要拒斥、三不要迷信。事实上,就连从不重视非数学的思想并热衷于数学模型与新科学方法的杨小凯博士也坦言,哈耶克强调对经济理性的迷信可能导致经济制度失败这一非数学的经济思想比现有的最好的经济数学模型要深刻得多,这使他对世界的看法产生了深入骨髓的变化,他因此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的感觉。
也谈“经济学的扩张”
“平等”的悖论
旧札新读
记聂绀弩谈诗遗札
日本与美国的宿命性对决
爱俪园的噩梦
文求堂与《羽陵馀》
“姐妹情谊”如何可能?
两本书的启示
《论书绝句》管窥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