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作者
边玲玲
期数
1999年12期
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词,是在读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时,那是八十年代中期。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这对于我,是一个新发现。原来,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她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向往,就连外向好动有扩张习性的欧洲人中,也存在一种我原以为只有东方人才信奉的宁静哲学。按现代意识衡量,宁静便相对地封闭和保守。事情有趣就在于,就是这样一个地处滇西,在中国也算是贫穷封闭落后地区的一个生僻地名,香格里拉,竟在信息时代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引起了一场渴望回归故里般的,寻找精神家园的思潮。
香格里拉在中国!直到九十年代,世界才知道她的准确方位。半个多世纪之前,英语辞典里并没有香格里拉这个单词。香格里拉就是从我们身边的一个寂静的角落,越过了横断山,越过了青藏高原,越过了亚欧大陆,越过了海峡和海洋,登上了北美新大陆,从美国一位学者的考察资料里,走进英语世界,走进英语辞典里去的。
香格里拉在哪儿?她是个虚构的乌托邦,还是确有此地?她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意大利籍的俄国导演顾彼得一九三七年拍的一部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四周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她激起了人们寻梦的热情。于是人们开始注意一本小说——电影剧本是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改编的。小说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作者也没有去过叫香格里拉的地方,他的素材的来源就成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线索。人们这才发现了一个名字,一位学者、科学家的典范,一个不能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弗兰西斯·洛克博士。
来到丽江纳西大研古镇,该看的都看了,连玉龙冰川也爬到了海拔四千七的高度。我在白沙乡向人打听玉湖村时,当地村民指给我看,那是玉龙雪山南坡脚下一个模糊的轮廓,旅游景点里没有它,而且不通公共汽车。这里的老少男女几乎都知道洛克,知道这个在玉湖村定居了二十多年(一九二二——一九四九)的老外。这也许是我真正想去领略的高度。
租了车和向导,我进了村,找到了洛克故居。这是村落的一角,一栋普通的纳西木制民居。二层楼上,按原样陈列着他的铁床、木头桌椅、油灯、书架、地毯和皮箱,还有一只工具箱,盛着刨、锯、锤、钻,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来的铁家伙。这里所有家具都是他自己动手做的。这里不许拍照。在一楼陈列着几十副洛克当年的照片:有他一九二八年拍摄的,发表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玉龙雪山北麓山下他的长长的驮队;还有他身穿藏、满、纳西服装的肖像照和当地的风土民情照。这足可以唤起你在写字楼里困久了、有些麻木的情绪和想像力。都说沧海桑田,人去楼空,可雪山做证,一个学者二十多年民间生活的写照,不仅记录了他一生的辉煌,也给后世人深刻的启迪,是一笔精神遗产。
约瑟夫·洛克一八八四年出生于维也纳,十三岁时自修汉语,一九○五年去美国求学,在餐馆里刷过盘子。后来掌握了七八种语言,能读梵文,在夏威夷学院任教,获得植物分类学教授学衔,加入美国籍。一九二○年他受美国农业部的委托,到东南亚寻找一种治麻风病的大枫子树。他从缅甸、西双版纳、思茅,走到了丽江。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一种亲情般的迷恋留住了他,他决定在此定居,把家就安在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纳西语叫巫鲁克,雪山脚下的意思。那时是一九二二年二月。
从此他在大西南这片植物王国里,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用植物学家自然的心态,从事当地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的人文科学的研究。而且他的足迹遍布了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边远地区。他最早的介绍香格里拉的资料不断地发表在美国的一些报刊杂志上。我在丽江博物馆看见了中译本的洛克文集,是一百多万字的精装本。可惜那只是一小部分,他大部分资料手稿在运回美国的途中,遇日本飞机轰炸,掉到印度洋里了。
当然我们可以说,他有经济后盾,有哈佛大学给他资助,才能雇得起运输队、保镖和助手(他雇的纳西族小伙子都比他还高半个头)。但是钱可以有多处用场,可以换来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难得的是,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博士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充满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天性里还带有诗人的气质和想像力。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那时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说的欣欣向荣,从当年的照片上看,边民们都是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而洛克带着偏爱称他们是‘高尚的野人”、“纯朴的大自然之子”,并十分担忧地预感到东巴文化的消亡。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二日他不得不飞离中国。他希望,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回到丽江去完成我的工作”,可惜没能如愿。这个一辈子孤身一人的老学者,晚年写信给他的朋友说‘我宁愿死在那秀丽的山岭之中,而不愿一人独自躺在医院凄凉的病床之上”。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五日,洛克在檀香山去世,终年七十九岁。
后来西方世界称洛克为“纳西学研究之父”。听玉湖村老乡讲,来此地寻梦的人多数是外国人。在洛克故居留言簿上,也多是勾勾圈圈的外文,汉字都写得歪歪扭扭,内容都是表示敬意和赞扬他发现了香格里拉。
洛克无疑是伟大的,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是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是“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也更符合洛克本人的性情。
我在留言簿上写的是: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的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一四九二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美洲的希望是‘美洲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的关系和古老的自由习惯”。
当年西班牙船队里,也有正直的人,看见了真的美洲,反对殖民者贪婪的海盗行为,比如贡萨洛·格雷罗,结果他被枪杀了;还有一些神父,他们也都因此陷入了孤独。
洛克看见了香格里拉,成了当地人的朋友。
我在写留言时,心情和那个乌拉圭人一样,把香格里拉当成了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这样,对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或者说它在一天天接近人们希望它的那个境界:“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的关系”。
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义。
香格里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云南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词的后缀,中甸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把世上人间美好的地方都叫做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也不很自信。人们说世外桃源,就是说世上没有,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那里已接近或实现了理想的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不可能人迹罕至,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比如如今众多的自然保护区里的旅游景点。那么世上桃源还是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
那么香格里拉呢?无疑洛克是对它倾注了感情的。若按自然风光而论,把它说成是人间仙境一点也不夸张,山水的秀美,在天然纯净的乡土气息里渗透着东巴文化的神秘,你会觉得它能吸引住当年的洛克和今天来自世界四面八方的客人,是很自然的事情。纯朴的感情激化了美的想像,这和洛克先天的气质有关系,植物学家对大自然是敏感的。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时是本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人类相互残杀,集中营、焚尸炉、飞机大炮不过瘾,最后用上了原子弹,全世界面临着一场浩劫。相比之下的香格里拉,当然是一片净土,是地处世界大战之外的世外桃源了。
香格里拉是相比较而存在,是相对而言的,不去做那种绝对的构想,也就不易失望。听当地人讲,前些年人们在施工时挖出一块五吨重的,光绪二十四年立的告示碑,大意说,这一带小路林深,盗贼出没,请过往行人走大路不走小路。纳西族的青年男女还有殉情的风俗,洛克在的那个时代仍然流行。恋爱中的男女,若遇到了阻力不能如愿,便双双赴死,当地人叫“情死”。蒙世村的大山上还有一棵山楂树,传说是古时候爱神尤祖阿注吃山楂时种下的,以后就成了恋人们殉情的地方,人们称它情死树。民间故事里讲的情死原因,要么是土酋部落间的战争,男的一去不回,要么是和家族长辈之间发生了分歧。这些罗密欧、朱丽叶的故事,让人感到了人性的压抑。这种民俗的起因是缘于一种观念,人们相信在人间之外还有一个理想的第三国,叫情死国,情人们在那里可以过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们必须在殉情之后,才能有仙鹤们送他们到那里去。东巴祭司还要为他们做道场,超度亡灵,场面非常庄重。可见香格里拉的居民心目中也认为,在他们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世外桃源。
由于各种机遇,如今的香格里拉已经走向了世界,外面的世界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滇西地域,一切纳入商品经济的轨道。接着就是争议,受商品经济竞争意识的制约,我在所到之处看到,丽江、中甸、大理、泸沽湖,这些布满洛克足迹的地方,谁都愿意自己是惟一的、被人写进小说的那个香格里拉。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现在人们该做的和能做的,是如何让这些地方成为“真是”,成为真正的桃源。《婚姻法》颁布之后,情死的事件没有了;近些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新的问题是人对自然的破坏现象严重。国家已立法保护森林资源,但当地村民告诉我:山路上虽然有检查站,一辆卡车交个三四百块钱就放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儿。而且一运就是几十辆,那也不是一般老百姓有能力干的。还有卖淫、吸毒和贩毒现象。
希望,无止境,它存在于找准方向和开始行动。可以说,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而且越走越近,人们正在尝试‘在她最古老的源泉里找到她最年轻的活力”。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她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从庄生蝶梦所想到的
化“壁垒”为新的“混沌”
领袖与思想家
伤痕即景 暴力奇观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界”
借书难
美国新诗运动中的中国热
别具只眼的战略学著作
《良友画报》第一期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