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民主:一个理智的话题
栏目
读书平台
作者
源泉
期数
2000年02期
王希先生的《民主的非民主化》(一九九九年十期)读来让每一个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中国人激愤不已。和平、反霸权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当代世界的主流价值。发生在今年黑五月的野蛮袭击事件,让许多一度被戴着五光十色面具的西方大国迷惑的人们猝然惊醒。中国人民愤怒地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和谎言,包括他们用以维护国家利益的“炮舰外交”。但是,在激愤之余,我们也应该明白情感代替不了理智。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暴行,并不妨碍我们客观地认识美国的民主制度。
首先,对王文中把民主国家里的“新闻自由”与非民主国家里的“新闻不自由”等同,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忽略了一个前提条件,即民主国家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而非民主国家则是比较闭塞的世界。在民主国家,公民可以自由地收听、收看异国的广播、影视节目;随意地购买外报、外刊和外文书籍。在非民主国家,这一切都是无法想像的。我想,即使某一天,美国所有的媒体都用一个声音说话,但还会存在第二、第三外来的信息管道,更何况如今是互联网的天下。
第二,在王文的叙述里,人民似乎永远是被动的阅读者。我们知道,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的人民一个根本区别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强弱。在美国社会,奉行某种极端主义,报道经常失真的媒体,它的生存能力是不强的,影响力也是微弱的。比方说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人民可以宽恕它一时犯错,但决不会容忍它一直错下去。所以在大肆渲染“李文和”案之后,《纽约时报》不久前又开始了自我反省和检讨。反之,在非民主国家,长期的所谓教育,使得大众只习惯于用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被动地看待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能算是识字的“文盲”,而且还会轻易地被媒体煽动变得狂热起来,成为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霸权主义取之不竭的人力资源。
最后,谈一下国家利益与民主制度的关系。民主制度是一种对内的制度。一个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如美国,它的外交政策核心是维护自己在全球的战略利益。这往往具有侵略性,极容易侵犯其他国家的利益,所以其性质是以强凌弱,非民主的。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美国政府对自己的人民实行较完善的民主制度。道理很简单,对外的霸权和对内的民主,都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我们不应该在批判美国的霸权外交时,也连带着否定它的民主制度。
民主:一个理智的话题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黄树民与叶书记
发展经济学三十年
纤绳荡悠悠
知识之锚
一本新颖的辞典
越传越多的“仓央嘉措情歌”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企业的两大困境
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