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汉语的现在
栏目读书平台
作者刘军
期数2001年03期
  细读王家新先生《汉语的未来》(载《读书》二○○○年第七期)一文之后,万端感慨油然而生,一方面为王先生所带来的亮色而欣慰,但不可退避的却是有丝丝沉重掠过心头。这些不安由来已久,不过在这个秋光隐微的下午却被重重翻动开来。
  北大附中的林老师的不同凡响之处不仅在于她是一个知者,更重要的是她把一群孩子引领到知者的立场上,让他们从领会一种语言的疼痛和幸福开始,学会深入感受自身的疼痛和幸福。通过诗歌的方式,她将遮蔽于汉语之上的“泡沫”层层剥离,露出语言的真实面目,露出世界的真实面目。如今,汉语的现在对未来的挤压的局面是空前的,当一种语言沦为识字的工具、搞笑的材料之时,我不知道这种语言还有没有生气可言。语言的初等层面是语词和语法,就在这个层面,汉语的现在仍然让人忧思:新式洋泾浜式语词占据了流行的前沿,白字现象的花样翻新等等,不一而足。
  我不是语言专家,无法对各种语言现象一一梳理,但我知道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最重要途径,“正是语词、语言,才真正向人揭示出较之任何自然客体的世界更接近于他的世界,正是语词、语言,才真正比物理本性更直接地触动他的幸福和悲哀”。(卡西尔语)它就像眼睛一样,是我们的窗户。而现在,汉语的“泡沫”正愈来愈厚地堆积起来,淹没了人们本不富足的视界和思维,丛生的语词的后面,恰恰不是文化的繁荣,而是人们认知世界的热情、情感的僵化和丧失。所以,对于汉语的现在而言,其关键词不是提升,而是如何实现对“遮蔽”的突围。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