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人数 成绩一 菲律宾 92 584二 印度 30658 583三 斯里兰卡 57 571四 中国大陆 70760 562五 尼泊尔 71 560六 印度尼西亚 87 545七 巴基斯坦 6274 542八 马来西亚 2188 536九 韩国 61667 535十 越南 531 530十一 中国香港 9427 524十二 孟加拉国 3885 515十三 缅甸 867 515十四 泰国 15054 512十五 中国台湾 32967 510十六 朝鲜 336 510十七 中国澳门 556 506十八 日本 100453 501
托福考试排名“老四”,再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又一种竞争实力,理当同喜同贺。然而,回首一望前三名,心里又很不是个滋味。体育场上,我们何曾把这等“蕞尔小国”放在眼里;科技经济、文学艺术似乎也不属一个档次,相提并论都嫌掉价,更遑论俯首称臣!再等到发现屈居榜尾的竟然是日本,而且分数如此悬殊,这心情恐怕就更复杂了。看来,这份成绩单的含义远非奥赛金牌榜那样一目了然,明晰易懂。 考试成绩不好,一般首先归咎于智商低,脑子笨。的确,日本人外语能力之差,堪称“世界闻名”。对这一点,他们亦有自知之明。岸根卓朗就坦率承认:“日本人在明治文明开化一百年后的今天,依然作为世界上少有的外语差的国家,至今仍被欧美国家视为土气之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土气之乡”却在科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既然一个人的能力才智有限,又焉知某一方面的极度愚笨,不正是为了换得另一方面的绝顶聪明呢?我们经常接受的教诲是,只有学好外语才能获取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日本人却似乎对这种因果关系提供了一个反证。日本人当然绝不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相反,他们的“拿来主义”执行得最为淋漓尽致,用鲁迅的话说就是:“他们的介绍之速而且多实在可骇。”只不过这种多至“可骇”的翻译工作一般都由专人负责,其他人则“坐享其成”,这才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专业研究,这才得以有惊人的成就问世。当然,名列榜首的菲律宾人、印度人、斯里兰卡人、中国人、尼泊尔人……骄傲之余,或许要为之惋惜:你们的外语若是再好一点,人人都能直接阅读原文,科技必将更为发达。只可惜,这番“好心好意”,他们非但丝毫不领情,恐怕还要恶狠狠地丢下一句:就凭我们现在这水平,便足够你们追上几十上百年了! 成绩不好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不努力。中国人的考托福,是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进行的,一旦“立志”,加入“托派”,便常常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全身心都扑在外语上,其废寝忘食,决不亚于考研考博。与此相反,日本人缺乏的很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拼搏精神”、“顽强毅力”。然而,若据此而得出结论,说中国人勤奋,日本人懒惰,这话有人信吗? 我们只要对此表略加分析,便不难发现一个事实:越是贫穷落后的国家,成绩越好。留学深造固然不乏其人,但受“淘金梦”驱使的也绝不在少数。那么,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跳出“穷山沟”(尽管这种“山沟”常常就在北京、上海),再到那温柔富贵之乡灯红酒绿一番,究竟还有多少人甘愿重归故里,报效热土?与之相反,日本,如同美英德法,本身就是他人的向往之地,本身就在他人的“出国”之列,又何苦千里迢迢,离乡背井,去打洋工,受洋罪呢?动机“不纯”,奋斗不力,导致考场惨败,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他们这方面的“不思进取”,“甘居人后”,换来的又是什么呢? 中国人之所以外语考试成绩好(注意,这里不直接说“外语好”,盖因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除了强烈的“脱贫”欲望以外,应该说还要大大归功于国家的“鼎力相助”。世界上恐怕再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如此重视外语的了。晋升职称加考外语这且不说,每年近三百万人参加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便堪称世所罕见。这一人称“小托福”的全国性大规模考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的整体应试能力,足足超出韩日马泰等好几个档次。四级考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暂且不论,但不容否认,它在客观上的确为“出国热”提供了极其充分的物质与精神准备——由“小托福”到“大托福”不是顺理成章之事吗。试想,一个中国学生,只要动了出国的念头,那么,一想到自己曾经为外语耗费过如此多的心血,打下了如此良好的应试基础,更想到区区五百分的日本人竟然也敢报考,他怎不“豪气横生”,怎不自傲“舍我其谁”!既然万事俱备,他又怎不一鼓作气,最后冲刺,凭借托福这股“东风”,飞往“幸福”的彼岸? 有人把托福比作人才“收割机”——挥汗如雨,播种耕耘,眼看成熟在即,却只听得机器一阵轰鸣,尽被别人搜刮而去。然而,这样的“收割机”恐怕就很难开进日本;非但如此,事实上,日本本身就是这支不事耕耘、专摘果子的“收割大军”中的一员。那么,“傻帽”一般心甘情愿、想方设法等着挨宰,等着“奉献”的究竟是谁呢? 衡量科技、经济发达进步与否,已有不少客观指标。但恐怕从来没有人想到过,托福成绩也是一项极好的参考数据。一个国家的考分越低,就越是证明该国的年轻学子不把出国当一回事,越是自信国内更有发展前途,这个国家也就越有希望。反之,若是把外语看得比科学文化知识还重要,外语花费的时间竟然远远超过专业学习,甚至排列出“语数外”这样荒谬的名次,那就只能说明其教育政策的制定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中国人正在努力奋斗。中国正在艰难前进。但愿她事事领先,处处带头,其中亦包括托福考场上,打败日本,登上倒数第一的冠军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