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岁暮到家 [诗]

作者蒋士铨 [清](1725年-1784年)
蒋士铨,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人,祖籍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正文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
  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赏析
  游子在外,时时牵动着母亲的心;游子归家,又往往使母亲倍生爱怜之情。蒋士铨于乾隆十一年春出游,登匡庐及饶、赣诸山,还铅山应童子试,又过庐陵、抚州、建昌等地,风尘仆仆,于岁暮赶回江西居地鄱阳。这首诗写的就是蒋氏与其母亲团圆时惊喜中含伤感的真实场景。

  母亲对子女的爱心如天地般宽阔,与岁月一样悠长。“无尽”是对母亲爱心的集中概括和极度赞美。母子之间的情丝,是任时间流逝、地域变换也撕扯不断的,而诗人初踏人生...(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明清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张修龄)

评析
  《岁暮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首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注释
  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寒衣针线密:唐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低徊:迟疑徘徊,扪心自问。
  愧人子:有愧于自己作儿子的未能尽到孝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惹得父母为自己操心。
  风尘:这里指的是旅途的劳累苦辛。

辑评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亦写慈母之爱抚,春晖之无尽者,可参观而三复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