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关于清华校风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张玲霞
期数
2003年09期
吴景超先生一九二一年发表《清华学校的校风》,分析了清华校风的好与坏两个方面。好的方面有诸如服饰俭朴、质直无饰、注重体育英文、自动作业、社团学会发达、有批评学校的精神等,但清华校风坏的方面也不少:分数迷、轻视中文、过度的食欲、不拘小节等等。贺麟的《新同学新校风》反对的坏学风包括:政客式的学风——学校政治化,动辄纠众暴力,搬弄是非;买办式的学风——目光专注于金钱,不是为国家而学问、为做人而学问,而是为饭碗而学问,求学、交友、处世都带有营业性;教徒式的学风——教会学校不是信仰自由,而是人人信教,宗教与学问打成一片。
一个学校的校风也就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体现,它是动态的。自强不息、平实严谨的清华校风也不断地被时代的发展推动着,与社会人生有了更为密切的关联,胸襟也更为开阔。郝御风在校庆二十周年(一九三一年)写的《清华之纪念》中,用富有诗意的话语指出:清华因了学术的使命而生存,这是清华生命的基石;然而,在一个科学务实的社会里,应该再给它一个心灵,“清华需要一个更开展的心灵,来配合它哲学般的环境”。确实,学校教育的成功,绝不在知识的分布,而在于心力的开拓,应使每个心灵成为一切知识的主宰,而非仅主宰于知识!使严肃而寡恩的科学人生,得绝对的自由而美化,这样,清华才能真正地走入现代生活的境地。
这些臧否校风的杂文,有的也许情绪过激,有的也许观点偏颇,但无不一腔热忱,满怀衷肠。正因为有如此舆论的监督,清华几十年来的校风大致行于正轨。
关于清华校风
读近期小说一得
关心“形而下”
“我最热爱的是中国”
从政+述学
书外缀语
法国的袖珍本
市场与民众
帝国的技艺
笔记小说的入门津梁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