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林庚“问路”
作者
杨竹剑
期数
2007年04期
诗人林庚以九十七岁高龄羽化仙去。清风绝尘,遗韵未远,沾惠后人。林先生是名教授,属诗人型学者。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中国文学简史》(上卷),子目均以诗的语言写成。几经沧桑,殆至八十年代全书始得出版,可惜原上卷子目悉数删却。一般读者知道林先生,多半因其新诗人名声。从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林先生先后出版诗集《夜》、《春野写意》、《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多种。晚年手自编定集其大成的诗与诗论合集《问路集》(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今日捡出重读,似另有所得。仅“问路”二字即意味深长。林先生自信,早年本热衷旧诗词,创获甚多,颇得赞赏。一旦发现旧诗词写作“是在重复着类似的语言”,一九三一年便毅然走上新诗创作之路,且是自由诗。林先生晚年回忆:“自由诗使我从旧诗词中得到一种全新的解放。”《问路集自序》)林(·先生此种从旧到新的个人体认,对检视近现代中国诗的发展变化十分珍贵。林先生并未就此止步,一九三五年起又开始新格律诗写作的试验和学理探索。《问路集·自序》称:“它此后就成了我几十年来创作实践中有意的探索。在这条道路上,我曾经历了曲折的跋涉,也不无发现的喜悦。”但“完全无意于将这些个人的一得之见强加于人,因为一切理论的证明都将取决于它的实践”。学人精神,诗人情怀,坦荡真诚,读来肃然醒惕。林先生认为“未来的新诗形式也必然是适应民族语言的特点,而又从现实的生活语言中不断吸取新鲜的养料的”。见道之言,是诗的遗嘱。
林庚“问路”
私家藏书之兴衰
单一性:生命活力的杀手
诗歌园的开垦者
读点校本《登科记考》
动人的心灵之旅
漫画只当它漫画?
拿事实和事实比较对照
秦书未灭阿房宫
圆明园罹难一百四十年祭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