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一九八三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风波
栏目
海外学人论书
作者
董鼎山
期数
1984年01期
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宣布了一九八三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后,新闻焦点不是在获奖的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而是在瑞典学院评奖委员会内部的意见争端。委员会中有人不同意这次获奖人选,而且公开表示异议。这还是瑞典文学院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引起世界注目。
戈尔丁的获奖,对英美文学批评界说来,确是一个意外。英美严肃小说家中有得奖资格的多得很,单是英国作家中,比戈尔丁更有名望的至少有两个: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与安东尼·波吉斯(Anthony Borgess)。可是某文学批评家说得好:格林与波吉斯的作品易读易懂;特别是格林,他拥有大批读者,于是作品便不免被误认为具有通俗作品的成份,瑞典文学院也许要自命清高,选了戈尔丁,因为戈尔丁的作品有较多的寓言性,神话性,好似含有更深奥的意义。
瑞典文学院把戈尔丁的小说形容为“以清楚的写实主义叙事手法,以及多样性、普及性的神话方式,阐明了今日世界的人类情况。”
戈尔丁是自从一九○一年诺贝尔文学奖金颁发以来的第七个英国籍获奖者。他的最著名小说当然是《蝇王》(或译《蝇神》)(Lord of theFlies)。
瑞典文学院共有院士十八人,其中最有权力者乃是学院的常任秘书拉斯·尤仑斯坦(Lars Gy11ensten)。尤仑斯坦自称自从于三十年前初读《蝇王》后,即对戈尔丁甚为拜服。与他意见不同者是七十七岁的老院士亚德·仑奎斯特(Artur Lundkvist),后者是位拉丁美洲文学专家,他说戈尔丁的作品虽不错,但尚不能入诺贝尔奖之林。
瑞典文学院评选委员会的讨论过程一向是秘密的,惯例是,在五十五年内不能公开。但是,老院士仑奎斯特却公开表示异见,打破了文学院传统。其后,常任秘书尤仑斯坦很生气,把仑奎斯特的多嘴斥为“鹊舌”。这类新闻引起了读者们对诺贝尔文学奖究竟如何选择得奖人问题的兴趣。
学院的评选委员会经常得有一张候选人的名单。在一九八三年的名单中,两个最常出现的名字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与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可是博尔赫斯近年来因在政治上的原因很使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起反感。
至于格林为何多次没有中选呢?据瑞典作家拉斯·福赛尔(LarsForssell)说,虽然一般舆论都认为格林应有资格中奖,但瑞典文学界都知道,评选委员会中两个最有势力的委员尤仑斯坦与仑奎斯特都对他不中意。
英国作家已有三十年没有中奖。上次是一九五三年的邱吉尔(这又是另一个有趣故事。邱吉尔原来要的是诺贝尔和平奖,给他一个文学奖是折衷办法)。其他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吉泼林,萧伯纳,高尔斯华绥,T.S.艾略特,罗素。戈尔丁其实上了候选人名单只不过三年。这次他的中选,显然表明格林将永无希望,因为以后几年的评选目标将移向其他国籍。瑞典文学界对格林的落选,一般都觉得很失望。
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是西方一般作家的最高奢望。因此,每年十月一到,斯德哥尔摩城内便谣言纷纷,甚至出租汽车司机也对各国文学家发表一些意见。在今年,有的专家甚至预言中奖者可能是女作家。有资格的女作家当然也有,例如法国的玛格丽特·尤西娜(MargueriteYourcenar),罗得西亚出生的陶立丝·莱辛(Doris Lessing),南非作家娜婷·高狄默(Nadine Gordimer)。在以往八十个文学奖获得者中,有五个是女性,包括赛珍珠。当然,目前世界文学界已公认当时对赛珍珠的作品评价过高了。
中奖作家不但能得到一百五十万瑞典克郎(约值美金十九万二千元)的奖金,而且也能造成他的作品的畅销。戈尔丁的名字一经宣布后,世界各国书店将仓库中所藏的《蝇王》及其他戈尔丁作品取出来,抹去灰尘,又在橱窗中摆起来。
引人注意者是公开蔑视戈尔丁创作艺术的仑奎斯特。仑奎斯特又是何许人也?
这位年已七十七岁的诗人、翻译家、批评家是瑞典文学界一名元老。他不但在记者招待会中表明戈尔丁的作品不值诺贝尔奖,而且拒绝参加瑞典文学院在宣布中奖者后的传统性午宴。他的倔强态度很使瑞典文学院难堪,但他们对这位老前辈的行为也无可奈何。
仑奎斯特是位西班牙文学、法国文学、意大利文学的权威。由于他对西班牙文字的熟悉,也深深地爱上了拉丁美洲文学。去年哥伦比亚作家加布利哀·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得奖,一九七七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诗人文生·亚力山德(VincenteAleixandre)的得奖,以及一九七一年智利诗人帕勃洛·聂鲁达(PabloNeruda)的得奖,都显然靠仑奎斯特一手相援。他对格雷厄姆·格林的反对,注定了格林的命运。他今年所中意的人是法国作家保尔·西蒙(Paul Simon),可是他的论点也露出了本人的偏见:在评选委员会中,他指出,西蒙的作品对拉丁美洲作家有“福克纳式”的影响。
仑奎斯特对记者招待会说,九月二十九日的评选委员会中,经过热烈争辩,结果是七票投戈尔丁,五票投西蒙。戈尔丁取胜。
但是学院常任秘书尤仑斯坦却说,评选委员会以“极大多数”通过戈尔丁,会议很平静,仑奎斯特虽参予了意见,但并不反对戈尔丁的品质云云。
内情到底如何,外界人恐怕不能详悉。但是戈尔丁究竟配不配得诺贝尔文学奖?英国文学批评界对戈尔丁的评价又如何?则是公众可以与闻的。
戈尔丁曾于一九八○年获得英国最具声望的波格·麦克康乃尔小说奖(Booker McConnell Prize)。文学界常将他与美国小说家J.D.塞林格(J.D.salinger)相比。因为两人都是在五十年代初期出名,而且写的都是少年的题材。多年以来,戈尔丁的《蝇王》与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都已成为英美大中学的英文课的必读书。
塞林格是遁世者,著作很少,戈尔丁却著作甚多。一九五四年出版的《蝇王》是他的第一部、也是最有名的作品,当时他年已四十三岁。《蝇王》形容一群英国学童在一荒岛上受困。首先,这批天真纯洁的学童组成了一个真正的民主政府,慢慢地这些孩子露出了人类处于野蛮状态时的面目。戈尔丁寓言的中心思想似乎是与孟子相反的“人之初,性本恶”。这部小说出版后,震惊了读书界,戈尔丁立时成名。英国著名批评家泼列却特(V.S.Prichett)当时把戈尔丁称扬为“我们近年作家中最有想象力、最有独创性者之一。”
戈尔丁自己谈他如何得到写《蝇王》的灵感,似乎更有意义:
他于一九四○年参加皇家海军。第二次大战的经验使他对人类的本性起了疑惑。战后他回学校教书,某晚他对妻子说,“我看厌了将儿童形容为天真清白的《金银岛》那类小说。我何不写一本形容在荒岛上儿童如何作乱的暴露人的真面目的小说!”以后他就每天写二千字,结果便是《蝇王》那本书。
一九五四年因《蝇王》成名后,戈尔丁继续写有一九五五年的《继承者》(The Inheritors),一九五六年的《品契·马丁》(pincherMartin),一九五九年的《自由降落》(Free Fall),一九六四年的《教堂顶》(The Spire),一九六七年的《金字塔》(The Pyramid),一九七一年的《蝎神》(The Scorpion God),一九七九年的《可见的黑暗》(Darkness Visible),与一九八○年获得了波格奖的《航道的仪式》(Rites of Passage)。
在《航道的仪式》中,他又采用了《蝇王》的主题,借十九世纪一艘自英国驶往澳大利亚的大帆船作为微缩的世界,形容了人类为了争权夺利所露出的残暴本性。此外他也写过剧本与短篇小说。于一九八二年,他出版了一本文学批评集《活动的标的》(A Moving Target)。他的新小说《纸人》(The Paper Men)将于一九八四年出版。
上面所列的多部小说,主题与写法各有不同,因此,历年来戈尔丁有了多种不同的称号:有的称他是写实主义者,也有的称他是寓言作家,讽喻家,“编谎者”,神话作家等。其他小说虽都赶不上第一部著作《蝇王》的销路及它所带来的荣誉,但他创作想象力范围的广泛却令读者钦佩。他描写的题材包罗万象:石器时代的尼安德特人;紧抱着岩石垂垂待毙的海员脑海中的幻觉;战俘的幻想;中古时代大教堂夹顶的竖立;十九世纪航海对发育期间青年的影响,等等;都大大的刺激了读者的想象力。
可是戈尔丁创作艺术的多样性虽有长处,也有弱点:有的时候,他在启发了读者的想象力后,却不能满足他们。有时他因为太着重了主题的象征,写作不免牵强,做作。文学批评家对他的作品意见,当然并不是一致的。
戈尔丁自己说:“批评我的书几乎比我自己所作的书还多,这很使我引以为荣。但我只读了他们所写的十分之一,因为我越看越觉得我与他们笔下的戈尔丁毫不相干。但是书评家至少有了一项职业。”他说他的职责是写小说,让那些书评家去作善恶象征的探索与分析吧。
戈尔丁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英国文学批评界觉得出乎意外。伦敦《泰晤士报》文学编辑菲力浦·霍华德(Philip Howard)说:“格雷厄姆·格林的未能获选确令人奇怪。但这并不是说威廉·戈尔丁不配获奖。当代英国伟大小说家中,这两位都有份,第三位是安东尼·波吉斯”。
历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很有几个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上面所提的赛珍珠便是一例。有些获奖作家的名字,我们已根本记不起来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二十世纪已故文学大师中有资望而未获诺贝尔奖的也多得很。随便举几个名字:普鲁斯特,康拉德,乔埃斯,亨利·詹姆斯,纳布考夫,甚至瑞典本国的剧作家斯特林堡,挪威的剧作家易卜生等。所以,得不到诺贝尔奖,也并不有损真正伟大的文学巨人们的成就。
一九八三年十月九日于纽约
一九八三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风波
道·道说·道路
读诗一助
“不道德”的经济学
从“无”到“空”
历代书信
启蒙的两难:歌德篇
新的道德风貌
《未完成的旅程》
离经叛道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