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日本经济成功的启示
栏目品书录
作者周建明
期数1986年11期
  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赶超着英美,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许多经济学者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兹拉·沃格尔从日本的四大行业——造船、机床、九州和信息革命着手,对日本经济进行了考察,写出了《日本的成功与美国的复兴》这部著作。
  埃兹拉·沃格尔教授认为,日本的成功在于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在于密切注意世界的市场信息,能够组织和动员一切力量,日本成功之经验也是美国经济复兴之所在。
  那么,日本政府如何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呢?以日本发展信息产业为例。信息产业原来是美国独占一方的领域。日本的起点并不高。但当政府领导人认识到,在未来的社会里知识将变得比资本更重要时,一场经济界、科学技术界和政府一起,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努力,开始了。日本政府制订了《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在通产省设立了电子工业课,主管电子计算机的开发。通产省并建立了电子计算机研究委员会,广泛搜集美国有关计算机开发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几次投以巨额资金,由产业界、官方、学术界共同开发高性能电子计算机。对国际市场进行坚决保护,而在难以排斥IBM公司在日本的投资时,又不顾企业界的反对,以对日本十分有利的条件为交换,同意其在日本设立子公司。通产省还连续主持制订了几个软件五年计划,领导着第五代计算机的开发,面向九十年代,通产省又提出和组织实施了以建立高度信息通讯系统为目标的“信息新干线”。这样,不仅在八十年代初,日本占领了六十四K集成电路世界市场的百分之七十,而且到九十年代,日本将会在世界上首先建成光纤通讯网。日本在信息产业上的这些成就,对美国的硅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除了信息产业外,日本的造船业(造船量占世界总吨位的百分之五十)和机械工业(机床数控化程度已超过美国,拥有的机器人是美国的三倍)也是如此。甚至在六十年代石油便宜,而用煤已不经济时,对于萧条产业——九州煤矿的减产和失业工人的安置上,也显示出日本政府准确的判断力与坚强的领导能力。而在美国,虽也有过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但是,从美国政府对整个经济的领导看,却显得逊色于日本。美国缺乏象日本那样要战胜一切竞争对手的雄心壮志,联邦政府缺少一个能获取国际竞争力方面实际情况的适当机构。美国原来的支柱型产业——钢铁业、汽车业衰退了。面对衰退的医治,联邦政府没有适时的有效措施。而在新产业的开发上,美国把一切都交给市场,无法对抗象日本那样采取目的战略的国家。
  日本政府之所以能在经济生活当中充分的发挥其“主导”作用,前提条件是掌握了充分的信息,从中抓住代表未来的东西。这就是知识的重要性。有了知识,才能概括出未来的奋斗目标。沃格尔是这样描写日本通产省的任务的:“五百名到六百名通产省的尖子官僚们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符合国家利益的产业政策并通过诱导促使其实现。他们的宗旨是:指导各产业部门掌握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制订为提高日本的经济地位所必须遵循的方针原则,从而为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通产省在经济发展中的领导作用,不只是靠它所拥有的权力来实现的,而是靠它的正确。”
  政府发挥好作用的另一个因素是行政能力。在日本和美国,经济的基础都是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有着强烈竞争意识的私营企业。这些竞争对手之间相互怀着高度的警惕和防范心理,严格保守企业秘密,牢牢维护自身利益。要使这样的企业协同一致,为一个共同的国家战略而奋斗,其困难是可以想象的。这就需要政府具有卓越的行政的和组织的能力。沃格尔说,“对这种竞争的管理,是通过政府的帮助进行的。政府通过批准权、专利、特别贷款、税制、政府采购、研究开发合同等等措施,给合作的企业以优惠,给不合作的企业以冷遇,促使同一产业部门的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协作。同时,政府通过促进行业内的信息流通,阻止少数企业利用其垄断地位,采取违反消费者利益及国家整体利益的行为。”在政府的组织和管理下,这些私营企业才能够在大问题上协同一致,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强。
  除了上面所谈的内容外,《日本的成功和美国的复兴》还能在不少方面给人以启发,比如,为振兴经济日本企业家的顽强奋斗、政治家和官员中杰出的领袖人物、长期的超党派支持等等。但是给我感受最深的,仍是政府的作用。
  读完《日本的成功与美国的复兴》,我希望它能给我们新的启迪,从而把我们的步伐迈得更快。
  (《日本的成功与美国的复兴》,〔美〕埃 兹拉·沃格尔著,韩铁英等译,三联书店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第一版,1.50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