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精思极虑探幽微
栏目品书录
作者顾承甫
期数1987年12期
  《牧斋初学集》中《太祖实录辨证》粗读之后,不能不感叹钱谦益治明史尤其明初历史时的精细缜密如果不因人品变格而单论治学的话,那么,可以说至今仍有颇多启益的。
  将《初学集》中这五卷《辨证》同《国初群雄事略》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其中资料源,可知钱牧斋的研究明史所参阅过的各类史料是大量的。《元史》、《元史续编》、《续通鉴》等固然必须熟谙,对当时传世的私家著述《国初事迹》、《龙飞纪略》、《鸿猷录》、《平胡录》、《平汉录》及《平夏录》等也广搜博览。参阅的文集有,《太祖御制文集》、《陶学士文集》、《静斋文集》和《梧溪集》等近十种,杂著有《月山丛谈》、《九朝野记》等十种左右。此外,还参考了大量行状、序记及墓志、碑文等。尤其是当时一般人难以寓目的内阁档案材料,如《昭示奸党录》之类,作者除了托人找关系抄写以外,还亲自以落职后的身份与不宁情绪,“早晚出入阁门钞书,夹置裤裆中,”“访求故实,其难如此!”(《有学集》卷38《与吴江潘力田书》)
  广搜博览大量史料,加上周密考订和深思精虑,就不难做到研究中的发微探幽。钱谦益在《辨证》中根据《太祖文集》、《皇陵碑》、《皇明本纪》以及《皇明纪事录》等原始文献,对《太祖实录》里的误载漏载与曲笔晦涩之处,作出详明的比勘与分析。同时,还对前人有关专著如郑晓《异姓诸侯传》、王世贞《冯胜传》等伪缪的地方以及沿讹的本源,辨驳甚明。关于张士诚弟士德被擒之事,《太祖实录》有误记,钱牧斋在《辨证》里引《夷白集》作为明误之证是可靠的。此集作者陈基为临海人,元至正初以荐授经筵简讨,后教授吴中,曾任张士德幕客,其《舟中望虞山》诗的写作时间与内容恰成了士德被擒问题的关键佐证。牧斋还从宋濂《銮坡后集》、王逢《梧溪集》以及杨维桢诗作等有关材料中找到辨误《实录》的旁证,使得《夷白集》的材料不致成为孤证。这种博览深思的发覆探微,确令人感佩。
  牧斋在《初学集》卷九十里说:“秦楚之际,太史公有月表矣,系楚于秦,所以系汉于楚也。龙凤之于我明也,高皇帝未尝讳也,而载笔之臣讳之,今其事若有若亡矣。”正是为了不使明初史事“风销烟灭,杳然荡为穷尘而沦为灰劫”,他仿效司马迁的《秦楚之际月表》,为明初历史研究作出了可贵努力。李清《三垣笔记》对他博阅群籍、“留心国史三十余年”的用意良苦算是早就点到了。而明史专家吴晗在《钱牧斋之史学》一文中列举治明史者四人:王世贞、沈德符、钱谦益和全祖望,他们各有千秋,而牧斋是其中“用力最勤、心境最苦、成绩最大”的。吴晗还说:“(牧斋)上发三百年之覆,下启修明史之基,诚明史之功臣,亦今日治史者所应取范者也。”
  《牧斋初学集》始刊行世后曾经两度跟读者久违,如今出版新的整理本,不仅有利于文化积累,而且有益于文史研究。因此,对于《有学集》的整理新版问世,也不能不有所企盼了。
  (《牧斋初学集》,〔清〕钱谦益著,钱仲联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九月第一版,(全三册),11.35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