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占卜的力量
栏目
品书录
作者
绍凯
期数
1989年07期
《易经》本来就是一本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书,加上语言的障碍,文化的演变,对于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更无异于一本“天书”。但凭借着台湾孙振声先生的《易经入门》,这本两千多年前的“天书”突然变成了今日的畅销书(原书名为《白话易经》,大陆上同时也有一个名为《白话易经》的版本,与《易经入门》同一回事,只不过畅销利益均沾而已),这一现象不知是吉是凶,令我辈凡人无法参透,若真能读透《易经》六十四卦,也许就领悟到了。
《易经》其实也可以说“畅销”了两千多年,特别是从元代以后,完成了文人须臾不可离的宝贝。要做文人,必走科举之路;要走科举之路,必熟读《四书》《五经》;而《五经》之首便是《易经》。那个时候,如果没读过《易经》的肯定就算不得是个文人。到了“五四”,因为要反传统,文人们不再读《易经》了转而去读洋文。《易经》通篇是讲“易与不易”之道,而这本书就一直处在“变易”之中。最初它只是占卜师的书,后来变成了文人的书,再后来就变成了只是少数几位研究《周易》的人读的书。现在看来又面临一次“变易”,它一变而成了大众化的畅销书。从文人必读的书到文人不读的书到大众读的书,这意味着《易经》的地位升高还是贬低呢?这一处境大概是研究《易经》最权威的朱熹夫子所始料不及的吧,不知这位大儒是喜还是忧。
但有一点可以断定,今天大众的选择倒使得《易经》回归到它的本身——占卜。大众之需要占卜也许是现代生活发展的标志吧。这几年人们迫切地用知识来装点自己的生活,于是烹饪书、棋牌书、谈情说爱的书以至性交的书纷纷出笼。看上去,人们把吃喝玩乐都轮了一遍,可他们忽然发现自己依然活得不畅快,特别是精神上的失落感和空虚感尤为强烈。失落了的精神支柱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一下子难以寻觅,于是,人们企望命相学能有所补偿,因此,有关命相学方面的书籍犹如死灰复燃般大兴起来。大众为了命相而接受了《易经入门》,这一事实多少有点委屈了台湾的孙振声先生。
《易经》其实已经不止是一本书了,中国的文化、哲学中间都渗透了《易经》的精神。尽管今天的文人特别是年轻文人不再读《易经》了,但他们只要涉及到传统文化就离不开《易经》。可惜的是他们连爻卦都还没有分辨清楚,就已经把传统彻底地反掉了,或者把传统的精华全部提取出来了。因此,《易经入门》这本非常平实易懂而又贴切准确地讲解《易经》的书,大众不读完全没有关系,倒是今天的文人们有必要去读一读。
(《易经入门》,孙振声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第一版)
占卜的力量
束湿,和其奴
外语为何难学?
十年磨剑白了少年头
“被近代化”的文化互证
感性人与理性人
略谈波恩学派
劝君莫要乱买书
法治·人治·大治
一部反战的战争小说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