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可怜的都市人
作者郑也夫
期数1990年11期
  如果你问一个都市人:“你为什么选择了都市生活?”(我们暂且把都市定义为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他一定会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这还有什么疑问!我怎么能忍受得了穷乡僻壤以至中小城市的生活?”但如果你深入与他探讨,会发现他立论和立足的根据并不是深思熟虑和扎实有据的:是为了打酱油醋的方便?——他会否认他庸俗到了这种地步;是为了百货大楼的高档商品?——事实上很多都市人成年到辈子不光顾那里;是为了剧场、艺术馆?——肯去那里的人更比百货大楼稀少。你难于为他,为一个普通的都市人找到一个可信服的理性选择的根据。事实上,是都市选择了他———他呱呱落地在都市,从此成了都市人;而不是他选择了都市。用马克斯·韦伯“理性行为、情感行为、传统行为”的划分看,这完全是传统的行为。生于斯,死于斯,不究其原由,不思其得失;大家都说都市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都市的户口要用若干银子换,岂能轻易脱手。于是他们挤在都市、赖在都市,于是都市饱和了、膨胀了。但人们甘心于此,他们很少轻醒地意识到他们为了都市生活付出的代价。
  与乡村相比,都市从来是肮脏和拥挤的。最初,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中,屋顶都是茅草的。但都市的住宅鳞次栉比,一家着火往往殃及四邻,这样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中才定出法律必须以屋瓦代替稻草。“排泄”例来是城市中的老大难。古罗马和十七世纪的爱丁堡都盛行楼房住宅。走在那里的街面上,常会听到“下来罗”的喊声,该地人知情会急忙躲闪,原来是楼上的人在倒尿罐。排泄和垃圾使古代的城市臭气熏天,直到一五九六年约翰·哈林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