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怀敬容
作者
唐湜
期数
1990年11期
呵,你峨嵋山下的少女,
可穿行过多少平芜、城郭,
涉渡过多少乱离的漩流,
咬啃过多少苦涩的生命果?
我是在你的梦之窗前面,
凝望你早开的玫瑰花瓣,
吮吸你早春智慧的果汁,
从你的歌里尝最初的蜜榄!
(台湾《葡萄园》诗刊)
这是我前几年写给敬容的《读<盈盈集>四章》之一,的确,她这一生可经历了多少个悲剧,尝过了多少爱的与生命的苦果,也经历过多少年诗的艺术的悲剧,两次暗哑了三十多年;到晚年重又振翅飞翔了,却又死于茕茕的孤独的悲剧,七十二岁了,心情凄凉,身心交瘁,却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照顾。偶尔得了一次感冒,竟转为肺炎,昏迷了几天就去世了,没留下一句嘱咐的话!
幸亏十八天前,我还收到她的一封信,那恐怕是她最后的绝笔了。
约两个月前,跟她住得较近的运燮为香港《诗双月刊》的《九叶专辑》向她要稿,去了一次她家,看她身体不好,心情悒郁,就给我来信,我连忙写信去劝慰她,要她放宽心怀,颐养天年,她这才来了这最后一封信,说我的信带给她“温暖的老友情谊”,使她感动。说她倒是很羡慕我,“一直写作不断”。我在信中曾说到自己从何其芳与她的抒情诗里学习得最多,说她的诗在柔美中甚至比何其芳的更多男性气质,更加神完气足。她十分谦虚地叫,我别这么说,说那不是事实,会叫别人说闲话。说我是想抬高她来叫她高兴。实际上,我说的是真心话,也的确是事实。她十六岁随着老师曹葆华到北京时,何其芳还在北大,因而不久就相互
怀敬容
重新发掘与再度洗尘
创新、自主与现实
读《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随想
“苏曼殊是鲁迅的朋友”补说
反对和学习
偏见文化论
古德诺与中国
“相台岳氏”不是岳珂
欢迎这样的创新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