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是“上”?是“下”?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止默
期数
1992年04期
偶然翻开《楞伽经》(刘宋译,《藏要》本),一开头就是“百八问”,随后是“百八句”,真有意思。其中有“此上百八句,如诸佛所说。”校者吕澂注:“(梵、唐)二本俱缺上字”。手头没有南条文雄校刊的梵本,无法对勘。这里说“此上”,而“百八句”恰是在此“下”。这个“上”字ūrdhvam不是错了而是梵文的习惯说法。“上”是指“下文”,不是指“上文”。为什么会这样?印度侨赏弥居士告诉过我:印度古人读的是贝叶经文。一张张长条贝叶叠起来横放在面前。读完一张便翻下去,下面一张露了出来,也就是升上来了。因此说“上”是指这张贝叶翻下去以后升上来的下文。在他们看来,一叠贝叶的“下文”是在“上文”的“上面”。一实验立刻就能明白。这类习惯用法从来没有解释。印度古人也不需要解释。传到中国来,读惯了一卷一卷纸、帛书的中国人就不容易懂了。于是译者或删去或照字译,好像有错字了。这类不能“望文生义”解释的梵字在汉译佛典中还有。古印度经典主要依靠口传,不靠贝叶上刻写的本子,所以重复多,歌诀多,这和中国经典注重文字不一样。古书文体不同与此有关。
是“上”?是“下”?
多少春秋,总上心头
困境意识与相互依赖
对影成三人
梅菲斯特为什么要打那两个赌?
可口可乐与酸梅汤
开掘中国戏剧的艺术哲理
“我们要热爱人民”
尘封的舞台
宏通而严谨的历史眼光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