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拯救美国的经济学家
作者
王则柯
期数
1994年04期
钱颖一从斯坦福打来电话,说他和斯蒂格利兹(Joseph E.Stiglitz)教授将到珠江三角洲和广州市公干,如果方便,很乐意访问中山大学,斯蒂格利兹教授还可以做一个题为《公共政策与东亚奇迹》的演讲。我听了非常高兴,马上作出安排。
斯蒂格利兹教授是美国经济学界一位富有影响的极其高产的学者。一九六六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四年以后即在耶鲁大学考尔斯(Cowles)经济学研究所和经济学系晋职正教授,那是人称诺贝尔桂冠学者摇篮的地方。
斯蒂格利兹曾经颇富感情地写过,他当初之所以学习经济学,是希望经济学的研究,总能够为生活在贫困之中的四分之三人类做点什么事情。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有几个国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步。对于每一个这样的国家,事后人们总是可以说出他们为什么会成功的一些道理。但是,迄今我们没有什么药方,足以让落后国家摆脱贫困。如果我们的研究能够帮助一些国家在未来的世纪走出贫困的泥潭,那将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这是我们的追求。
斯蒂格利兹教授在中山大学对经济学系部分学生作了演讲。他说,这次带他们到中国来的,是世界银行的一个项目,题目就是《东亚奇迹和政府政策》。所谓东亚奇迹,指的是亚洲四小龙,以及新近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些国家都有一个长时期的非常高速的增长,其速度之高和持续之久,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这种高速增长的基本原因在哪里,世界银行可以从中得出怎样的政策结论,拉丁美洲国家和南亚国家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世界银行的传统观点是,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事务,政府干预越少越好。政府作用限于提供基础设施,提供教育,保证价格可以按照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地调整。除此之外,最好什么也不要做。这就是所谓最小政府作用观点。
日本在世界银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出钱也多。日本提出,最小政府作用观点,是美国新古典学派影响的结果。日本之所以成功,政府作用并不小。在东亚各国,政府的角色都相当积极。所以,他们提出,你们这些世界银行的顾问们,可能提供了错误的意见。他们提供资金,设置了这样一个项目。
为什么恰恰在这个时候实施这一项目,更迫切的原因,是遵循世界银行的意见去做的许多国家,包括像玻利维亚这样跟得很紧的国家,都未能实现经济增长。中国人说良药苦口。他们这些国家,吃了世界银行的苦药,却毫无成效。究竟是药吃得不够,还是另有原因,必须对照东亚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
世间的事物常有例外。项目所关心的,是看来共同的东西。首先,在这些东亚国家,市场非常非常重要,政府也非常非常重要。并不是让谁代替谁的问题,而是如何在二者的作用之间保持平衡,如何恰到好处地发挥二者之所长,
早期对韩国和台湾的研究,注意到他们都是出口导向的增长,就下结论说市场在经济增长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政府是不重要的。这一见解,部分还由于认为进口替代的发展策略,才是政府作用的表现,政府要保护国内市场,所以要搞进口替代。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的确,这些国家的政府都放弃了严格的经济计划。政府并不试图控制整个经济。但是政府仍然有一份计划文件。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份计划文件,和企图通过计划来控制整个经济,完全不是一回事。事实上,这些国家都曾冀求于经济计划,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任何计划都不可能运行一个复杂的经济。他们不再把计划看作是对经济的控制。这样,在某种意义上,计划变成了政府“运行自己”的东西,就像一个大公司需要自己的发展战略一样。于是,计划变成了内部文件,帮助政府决定要做什么,而不是用于运行整个经济。这样一份文件是政府预算的依据,同时给经济发展以某些指导。
政府积极作用的一种表现,是明确的产业政策。政府确定某一些领域,例如高科技领域,或重化工业,或汽车工业等,吸引企业家的注意力。同时,采取各种办法予以鼓励。办法之一,是税率方面的优惠,或者,可以按照较低的利率得到贷款。政府补助,开设工业园区,按照优惠的方式提供必要的设施,都是有效的办法。
这就出现了政府是否看得准的问题。谁也不能保证政府不出错。因此,明确政府产业政策的鼓励性质而不是强制性质,十分重要。人们常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日本通产省曾经劝说本田公司继续从事摩托车,而不要生产汽车。通产省认为,日本的汽车公司已经不少了,本田公司专门为日本生产摩托车比较好。但是本田没有按照通产省的意见去做,却发展成为非常成功的汽车公司,为打开美国市场立下汗马功劳。这个案例之所以好,主要不是说明政府可能出错,而在于说明政府和企业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政府给出意见,但是并不强迫执行。好的政策的一个特征,就是认识自己也可能会错,而不强加于人。
现代经济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是因为市场有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我们需要市场;但是,市场有市场的问题。例如,当信息和技术成为主要因素时,市场往往工作得不理想。假如我有一个主意,能够以一种更好的方法生产某种出口商品。如果我成功了,别人就会仿效我,他们的竞争将夺去我的利润。如果我失败了,我当然承担全部损失。所以,这是一个“抽得红签你赢,抽得黑签我输”的局面。失败自不必说,而在我成功的情形,别人的仿效,使我不能收回足够的利润以补偿我实施新工艺所冒的风险。这时候,就需要政府的鼓励。
另一种市场失灵,是市场协调失灵。比方你要建设一个塑料工厂,这当然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投资。不过更加要紧的是,你的塑料有没有销路。就你而言,最好工厂还未盖成,客户就挤上门。但是站在使用你的塑料来生产别的产品的企业的立场,最好你的塑料上市以后,他们才上马。所以,你面临一个与你的客户何时上马协调的问题。同时,你还要为你所需要的原材料何时能供应上来协调的问题。应该说,国际贸易的发展,稍稍减轻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可以就近得到原料和就近销售产品,总是很有价值,例如,满足相互之间的花式规格要求,也容易得多,而这对于市场竞争往往非常要紧。这里,适当的政府协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这实际上也是经济外部性的问题。通常人们只说起负面作用的外部性。而上面例子所追求的协调,是起正面作用的外部性。大家协调,大家得益。
东亚国家的政府,都十分注意协调企业界、劳工界和政府的关系。这是和美国很不相同的地方。“硅谷”和底特律,是自发协调的例子。但是在东亚,政府往往扮演协调的角色。例如在日本,行业理事会是企业和政府交流想法的地方。企业告诉政府他们要求什么,政府告诉企业他们希望什么。这是一种对话,是一种讨论,而不是政府下命令要企业做什么。政府和企业都从对话提供的信息中,检讨和协调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这样的对话,很有好处。
政府必须非常注意经济的宏观稳定性。当经济起伏很大时,大多数企业都要受到困扰,投资受到的影响就更大。所以,现在许多人把政府的“最小作用”,首先理解为一定要力图保持经济的宏观稳定。
斯蒂格利兹在演讲中特别谈到股票市场。在中国,股票市场的获利很高。而在美国,人们常说股票市场只是有钱人游戏赌博的地方。股票市场当然重要,人们可以交易其股份和风险。但是,股票市场并不是筹措资金用来投资的十分重要的场所。以美国为例,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新股的发行,远远赶不上企业购回现股的规模,从而资本在股票市场是净流出。具体来说,新股减去回购对投资的比率是副百分之九。在其他发达国家情况好一些,也只有百分之二左右。人们的普遍认识是,股票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架构,但不是财政的重要来源。
斯蒂格利兹教授走后,钱颖一从斯坦福打来电话,说他一回到学校,就被新上任的克林顿总统聘去华盛顿当经济顾问。“他拯救美国去了”。拯救美国,可能是别人的说法,然而却合乎逻辑。他对新古典经济学需要有一个质的飞跃的展望,对东亚经济奇迹的思考,对市场力量之不足的分析和对于政府作用的总结和设想,都使他处于可以受命“拯救”的位置。
(Joseph E.Stiglitz,Another Century of Economic Sience,TheEconomic Journal,101(1991),134-141;Public POliCy and AsianMiracle,在中山大学的演讲,1992,12,14.)
拯救美国的经济学家
政治学家的天真
伊朗危机与冷战的起源
天皇制与现代日本社会
博通的风范
吃喝妙词
气味、仪式的装置
你只能面对
政治与解构
记香港“国际明清史研讨会”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