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狄德罗的哲学小说——《拉摩的侄儿》
作者
葛由
期数
1980年08期
狄德罗(1713—1784年)是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杰出的战斗唯物主义者,著名的“百科全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恩格斯称誉他是“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的人。狄德罗在世时迭遭法国封建统治阶级的迫害,人被囚禁,书被焚毁,但他从未屈服,而是更勇猛、更坚决、更顽强。他写下了许多宣扬无神论,主张唯物论,挞伐封建思想,抨击专制制度的著作,《拉摩的侄儿》即是其中之一。此书独出心裁,别开生面,用小说体裁、对话形式,来阐述哲学观点,抒发政治主张,寓哲理于文学之中,使人读来另有一番兴味。如果说狄德罗历二十多年艰辛,主持编纂了那皇皇三十三卷的《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通称《百科全书》),算得上是出版史上的空前壮举,那末用小说体裁来讲哲学,这在文学史和哲学史上也实在是少见的。从这两件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代表的创新精神。
《拉摩的侄儿》写于1762年,但在狄德罗生前并未出版,后来稿子辗转落到歌德手中,歌德将它译成德文,于1805年披露于世。书中的拉摩,实有其人,即雅克·弗朗索阿·拉摩(1683—1764年),是法国著名的宫廷音乐家。而拉摩的侄儿是真人抑是虚构,则无可查考,在书中此人是个叫化子,流浪汉。狄德罗把他塑造成一个矛盾的典型。他是个无赖,统治阶级的帮闲,因此他低三下四,任人作践;但他又坦率耿直,无情地唾骂、鄙视醉生梦死的上层社会。在他身上,才智与愚蠢,高雅与庸俗,疯狂与沉静,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卑鄙低劣与光明磊落奇怪地融为一体。“他把三十个曲子,意大利的、法兰西的,悲剧的、喜剧的,各种各样的,杂乱地混在一起,一忽儿唱着深沉的低音,他好象一直降落到地狱底下,一忽儿又高唱起来,用了假嗓,他好象把高空撕裂一样,一面还用步伐、姿态和手势来模仿着歌中的各种人物,依次地露出愤怒,温和,高傲,冷笑的表情;一忽儿是一个哭哭啼啼的年轻姑娘,他扮演出她的一切媚态;一忽儿成了一个教士,一个国王,一个暴君,他威胁着,命令着,发着雷霆;一忽儿他又是一个奴仆,百依百顺。他沉静,他悲恸,他叹息,他笑”①。狄德罗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的矛盾人物,揭露了法国社会的不合理性:“各种地位的人互相吞噬”②,正直人不快活,快活人不正直。拉摩的侄儿不受现成道德观念和固定的善恶概念的束缚,他厚颜无耻但又坦然无忌地叙述他以怎样下流的手段诱奸一个少女,公然表白说:“我叫做德行的东西,你叫做邪恶;我叫做邪恶的东西,你叫做德行”③。狄德罗在揭露了人物的矛盾之后,以赞赏的口吻说,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正可以“使真理显示出来”,“使人认识谁是善良的人”,“他把恶棍的假面具揭穿了”④。狄德罗希望“他会象一颗酵母一样,开始发酵”,去“动摇着和鼓动着人们”⑤从封建桎梏中苏醒过来。拉摩的侄儿是当时腐朽没落的法国封建社会的产物。狄德罗写作这一本书时,法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还未臻成熟,他在拉摩的侄儿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国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一方面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又软弱无力,安于封建统治阶级给他的一点唾余。
《拉摩的侄儿》充满了辩证法,这部小说一问世,就受到了黑格尔的瞩目。当时黑格尔正在撰写他的第一部传世巨作——《精神现象学》,黑格尔为拉摩的侄儿的那些入木三分的“辩证谈吐”所折服,为拉摩的侄儿对当时法国社会所作的“讥讽嘲笑”所倾倒,原来狄德罗在十八世纪中叶描绘的法国资产阶级的性格,和黑格尔所处的十九世纪初的德国资产阶级正彼此彼此,而黑格尔和狄德罗在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抨击上也是心心相印的,他觉得拉摩的侄儿就是他所要分析的“分裂的意识”的艺术体现,于是他就以此为背景,展开了他对“分裂的意识”的描述和分析,从而使他的这部著作异峰叠起,光辉照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拉摩的侄儿》也有很高的评价。马克思在1869年4月15日给恩格斯的信中赞它为“无与伦比的作品”⑥,信中还摘引了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分裂的意识”所作的一些分析。对马克思给他推荐这本杰作,恩格斯在第二天即复信表示“非常感谢”,说“它(指《拉摩的侄儿》一书)定会给我很大的享受”⑦,这个“享受”就是书中俯拾皆是的辩证言词。事隔几年之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又提到此书,把它和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并列为形而上学盛行时的法国人写出的两部“辩证法的杰作”⑧。
《拉摩的侄儿》早在1956年就有中译文,收在三联书店出版的《狄德罗哲学选集》里,商务印书馆现正准备出版该书的单行本,以使广大读者能分享到其中的无穷乐趣。
①《狄德罗哲学选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75页。
② 同上,第232页。
③《狄德罗哲学选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55页。
④⑤ 同上,第20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4页。
⑧ 恩格斯:《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页。
狄德罗的哲学小说——《拉摩的侄儿》
两套话语 一种传统
世道人心:前后上下考
话语逡巡
安娜和卡列尼娜?
“我与你”和“我与它”
艺术、直觉与表现
出版发行工作断想
“市井”后现代
读书与看书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