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还要不要说
栏目
说《读书》
作者
智效民
期数
1995年12期
北京古城墙的拆毁,乃千古憾事,令人扼腕。 如今在清华园为梁思成先生竖立铜像(曾昭奋:《第十二座雕像》,一九九五年第九期),除了缅怀先贤之外,也该有点接受教训的意思。遗憾的是,拆除古迹的悲剧虽成往事,假造旧貌的蠢事又在进行。作者提出批评,但孱弱无力,只好哀叹:“行动的批评和批判,却要坚决、有力得多”。
理大还是权大,始终是文人难以摆脱的一大困扰。解放初期,周作人在一篇短文中就说过:“虫的行动有时比人更合理,唯其不讲理,故更合理。”为什么呢?他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说:那些“讲理而讲得不通,以至行动不合理,将为动物所笑的,在人间也并不少,如中外过去历史上的宗教战争,神圣裁判,文字狱,三纲主义,卖淫制度等,都是人所独有的坏事。”这无非是说,人的行动有时连虫都不如,是由于讲理讲不通便硬要付诸行动;与其如此,还不如不讲理为好。
对此,林语堂也有议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是能将舌头和拳头混合使用;天使绝对相信公理,禽兽绝对相信强权,只有人类以为强权就是公理;正因为如此,大兵的作用就是能够把持不同意见者毫不犹豫地杀掉,只有那些无力强迫人家认错的人,才会用说话的方法。(《生活的艺术》)
这话不免使人胆颤、心寒,难怪不少人要三缄其口了;但也还有些爱认死理的人。比如胡适,自己远在美国,居然劝老蒋做一个“无智、无能、无为”的元首,结果换来一顶帽子——“共匪的帮凶”。(郁之:《毛与胡适》)他也不想一想,蒋介石怎么会听得进这类书生之见!
谚曰: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得说。这恐怕是孱弱无力而又百无一用者们的通病,于是只好在“文化阁楼”上乱弹一通,以博同好会心一笑,也免得到人头攒动的场合去大喊大叫。这,应当就是文明的一点进步吧。
还要不要说
文明的追求:非观光的游记
太过真实的历史
白寿彝教授谈读书
斯蒂芬·金现象
《深的湖》自序
奔突的地下火之歌
被简化的语言
自由的书写者
日本古典抒情美的佳篇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