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更实在的做法
栏目说《读书》
作者毛寿龙
期数1996年04期
  读了一九九六年第一期燕继荣先生的短文《更实在的说法》有些想法。笔者读书之余就此咨询几位属于百姓阶级的朋友,他们觉得还是一百年不变的诺言更让人放心。
  百姓朋友的想法是非常现实的,需要也是最低限度的。他们虽然觉得政策一百年不变最好,但也不一定真的要政府一百年不变,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不要朝令夕改,让他们无所适从。他们要求更实在的说法,更要求更实在的做法。
  政府所管理的公共事务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可变性极少的,如界定公共管理组织结构、政府行为和个人行为规范的管理,有时甚至可以几百年不变;一类是可变性适中的,一般要过五、六年至十余年一变:一类是可变性较大的,其变化速度虽然不及朝令夕改,但的确需要临时变化,并且允许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相机抉择。至于变化极快的事务,政府即使想管理,也很难管住,因而很难归为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务。
  相应于三类公共事务,政府管理的手段也有三项:宪法或宪法性法律、一般法律和法规、政策。可变性极少的事务,一般应由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来管理;可变性一般的事务,应由一般法律和法规来管理;而可变性较强的公共事务,则应由政策来管理。用前两种公共事务管理办法一般合称为制度治国,而后者一般称为政策治国。
  不同性质的公共事务需要不同类型的公共管理方法,说是变得多好还是变得少好,说是政策治国好,还是法律治国好,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公共事务管理需要什么管理方法,什么样的管理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公共问题,使用于公共管理的公共权力真正成为管理公共事务的工具,而不是损害百姓利益的祸害。
  总之,更实在的说法不如更实在的做法。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