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说“多语症”
栏目
说《读书》
作者
伯谷英
期数
1996年09期
一九九六年第三期《读书》的一篇“压卷”名曰《无话则短》,指出《读书》有“多语症”——“用了好多不知外国人还是假外国人编造的术语”,“长出了十倍的胖肉,不能说还剩阿波罗的十分之一的美”云云。我想,文章或长或短,难免。长文短写虽足提倡,但不吐不快的长文,不予删繁就简,也是一种“特色”。比如,章怡自称“杂乱无章令专门家笑破肚皮的潜意识非线性随感残稿”的文章,占了一九九六年第四期的十一页,可谓“胖”乎。他拿弗洛伊德诸公来抒发对“禁区”的“压抑感情”,文虽长而情可悯,绝非潘金莲的裹足布。李长声的《漫录》占八页,拉来江藤淳诸公摆龙门阵围攻大江健三郎,文虽短于章文,可意似未尽,似可再“胖”一点,使人对此文学大奖多一点感悟。至于卷首李辉在“三家村酒家”深酌浅饮,占九页,似乎没有“胖肉”。呜呼,吴邓廖,三人三样,道不尽中国文人的种种磨难,读之令人三太息。
说“多语症”
双向的文化殖民地化
豆腐、老陕、狗,走尽天下有(下)
为诗一辩
长征:第三种眼光看到的
湖光山色旁的污秽
为法律寻找伦理支点
七十余年的成果
西画东渐二三事
书的魔力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