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嘉言与警句
栏目
欲读书结
作者
王蒙
期数
1997年07期
君子相赠以言。许多思想文化智慧道德的积淀具形为一定的美好言语,这样的嘉言常常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话一诵读,孔老夫子的范式就出来了。再回想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朝闻道夕死可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还有什么“舍生而取义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似乎这些话语组成了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至少是传统文化特别是它的价值观的最普及的部分。
至于许多文学言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则组成了与美化了国人的感情方式、表意方式直到心理态势。
民间亦有一些嘉言,对形成国人的精神面貌作用极大,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守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这是门联,类似的门联甚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四海为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艺随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
除了嘉言,也有带有亡命气或黑社会气的恶言流传: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最毒妇人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的不算太恶,只能算是狠言,如“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杀人不过头点地”,“拚一个够本,拚两个赚一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后来演化成了林彪的动辄“刺刀见红”)”……此外还有一些庸言,亦有相当的市场,如“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先下手为强”,“好死不如赖活着”,“官不打送礼的”,“礼多人不怪”,“少说话,多磕头”,如此这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精神面貌的另一面。
“五四”以来,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的名言、嘉言、智语直至俗谚也就传过来了,例如“知识就是力量”,“天才即是勤奋”,“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的字典上没有‘难’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好话是银,沉默是金”,“不自由,毋宁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民有、民治、民享”,“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天助自助者”,“上帝让谁灭亡就让谁发狂”……
而共产主义的思想的传播也表现为一批强有力的话语的出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就是像燎原烈火一样地燃烧起来了。
研究一下什么时代有一些什么样的话语在流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中国自古就有立言一说,事实上许多大人物,大众对他们的事业或思想或专业的了解很有限,倒是他们的一些名言被人牢记在心,成为他们的表征,化为他们的形象。例如:“敬鬼神而远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乃有孔子。“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再加上“道可道非常道”,曰老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救救孩子”,都知道是鲁迅的话。“天下为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出自孙中山之口。而毛泽东的名言就太多了,下面还要论及。
“五四”以来,著名作家多矣,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老舍、夏衍、丁玲、沈从文、朱自清、闻一多等等,群星灿烂。但是除鲁迅外旁人就缺少脍炙人口的名言留下来。巴金爱说的“青春是美丽的”,读者知晓,但此话没有鲁迅的话那么强烈深沉。近十余年以来,他的“讲真话”三字倒是给人以一种朴实的执著乃至执拗感,有震撼力。郭沫若是大家,许多人没有读过他的多少著作特别是诗作,更不要说是学术著作了,但却知道了他在“文革”初期讲的“烧书”的话,至今许多人对他的看法是不公正不全面的。可叹。
新中国以来,出现了许多嘉言名句,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说是上下一心共立言。这些嘉言名句大多风行一时,红里透紫,反映了社会的大变动,也反映了领导者意志的强有力与民气的昂奋。这些话语,很大一部分来自毛主席,还有一些来自革命先烈与英雄模范人物,另有一些则来自善写先进赞先进的记者与各单位的笔杆子,此外五十年代有一些名言还来自“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苏联。
首先是在对敌斗争中发扬革命精神的,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被敌人反对是好事不是坏事”,“(为人民)甘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脸不变色心不跳”,“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的信仰不能丢”,“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愿把反动派的牢底坐穿”,“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等。
其次是振作革命情怀、激励革命志气的:“身在××,胸怀世界”,“胸怀革命大目标”,“为革命而种田,为革命而××”,“支援世界革命”,“为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没有解放的人民”,“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鸡毛可以上天”,“蚂蚁啃骨头”,“西方资产阶级能够做到的,难道东方无产阶级就做不到吗?”“把颠倒了的历史(或世界)再颠倒过来”,“苦干×年,改变面貌”,“立下愚公移山志,定教××变××”……
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类:如“为党争光,为人民争气”,“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在歌颂毛主席的嘉言中,我最喜爱的是维吾尔族的那支“民歌”歌词:“把天下的树木都变成笔,把蓝天和大地都变成纸,把江河和海洋都变成墨,让天下的人都成为诗人,也唱不完毛主席的恩情”,言而至此,再无言矣。
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如“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兴无灭资”,“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不能)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不能)只拉车不看路”……等。
新中国宣传了一大批嘉言警句,其主题是克服个人主义和提倡大公无私精神,有的话说得透了再透,十分到位。如“甘当革命的老黄牛”,“作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小车不倒只管推”(此话应出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话),“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心底无私天地宽”,“破私立公”,“狠斗私字一闪念”,“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人民像夏天般火热,对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般无情,对敌人像严冬一样冷酷”,“宁为公前进一步死,不为私后退半步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有一大批豪言壮语,说明我们从来是注意鼓劲的:“干劲冲破天”,“实干苦干加巧干”,“窍门满地跑,看你找不找”,“出大力流大汗”,“先治坡后治窝”,“大兴××××之风”,“大干快上”,“敢说敢干敢想敢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天大旱,人大干”,“三老四严五个一样”(白天干和黑夜干一样,领导在场和不在场一样……),“开门红,月月红,红到底”,“老将赛黄忠,妇女穆桂英,壮年活武松,少年是罗成”等等。
属于学习和思想改造方面的有:“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比学赶帮超”,“成绩不提丢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找差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活到老学到老”,“刀不磨要锈,水不流要臭,人不学习要变修”,“(把毛主席的指示)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灯不捻不明,话不说不透”,“一帮一一对红”,“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搭梯子,下楼”,“洗脸洗澡,亮私斗私不怕疼不怕丑,脱裤子割尾巴”,“脱胎换骨,革面洗心”……从六十年代初期至“文革”中,一大批鼓励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话语行时,这里不一一列举。
来自苏联的好话有“热爱生活”,“走向生活”,“要让你的存在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这是幸福”,“(社会主义)是不沉的湖”,“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磐石般的团结”,“时代的荣誉智慧和良心”,“从胜利走向胜利”,“放之四海而皆准”,“战无不胜”,“像爱护眼珠一样”,“对新鲜事物的感觉”……等。(有些话语在苏联很行时,传来后被批判否定了,如“解冻”、“干预生活”等。)
也有一些浮夸的、极“左”的乃至荒谬的话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三忠于四无限”,“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等。特别在“文革”中出现了一大批夸张、霸道、极端的话语:“炮轰……”“砸烂狗头”,“只许左派造反,不许右派翻天”,“造反夺权”,“摸老虎屁股”,“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以及片面引用的毛主席语录“造反有理”,“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哲学”……等。
有一批强调阶级斗争和搞所谓革命大批判的话语:动辄说谁谁是“反动的阶级本能”,“矛头直指××、××”,“撕下××的画皮”,“擦亮眼睛,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披着羊皮的豺狼揪出来”,“……沉渣泛起,恶浪滚滚,破门而出,以求一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暴露了狰狞面目”,“阶级斗争松一松,阶级敌人攻一攻”,“(阶级斗争)无处不有处处有,无时不有时时有”,“(反动势力)全面回潮,一片龌龊混乱”……等。
另有林彪式的假大空话:“最红最红”,“最高最活”,“顶峰”,“活学活用,急用先学……一本万利……”,“念念不忘……”,“不是我吃掉你就是你吃掉我”……
这一类空话大话都曾经横行一时,左右局面,嗓大气粗,不可一世。
改革开放以来,显然增加了新的嘉言智语,属于思想路线方面的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不搞无谓的(或抽象的)争论”,“对历史上的是非问题要粗一些”,“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突破禁区”,“松绑”……属于涉外心态的如:“走向世界”,“国际标准”,“与国际接轨”,乃至说做糟了事情是“开国际玩笑”……属于观念认识的则有“观念更新”,“价值标准”如何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属于市场经济的有“优质优价”,“转换机制”,“打假”,“顾客就是上帝”,“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适销对路”,“优胜劣汰”,“建立竞争机制”,“效益”如何如何,“产品更新换代”,“微笑服务”,“搞活企业,搞活经济”,“发挥优势,优势互补”,“加强横向联系”……属于知识分子话语的(其中不乏有争议者)有“独立思考”,“使命感”,“精英意识”,“节操”,“捍卫知识分子的良知”,“(不可)媚俗”,“批判意识”,“超前意识”,“宽容或拒绝宽容”,“终极关怀”,“寻找精神家园”,“思考的一代”,“清洁的精神”,“呼唤人文精神”,“寻找思想者”,“精神上的富有与强大”,“诗意地活在大地上”(语出海德格尔,但被国人所用也就与国情相结合了)……属于政治路线的有“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振兴中华”,“稳定压倒一切”,“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和中央保持一致”,“反对僵化”,“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属于精神文明的有“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送温暖,献爱心”等等。
与以前相较,改革开放以来,被普遍接受的、具有不可议性、完整的全称判断式的话语相对减少,各种名词、短语则大量涌进:“系统工程”、“良性循环”、“话语权力”、“权力意志”、“传媒”、“传播手段”、“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有机知识分子”、“多元”、“对话”、“心理定势”、“新潮”、“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软件、硬件”、“软科学”、“软环境”、“信息量”……其中有一大批词语来自境外,特别为某些新进知识分子所喜用,一些领导同志也接受了其中一些新词。另外,这十几年也有些出自市井或港台的商业化新词,如“大腕”、“大款”、“宰(或斩)”、“隆重推出”、“炒热炒火”、“托儿”、“包装”……等。一个西铁城表的电视广告,就推出了“领导世界新潮流”一个话语,而为人们所喜用。此外近年各种民间顺口溜比较多,如“革命的小酒天天醉……”,“一等公民……”大多是批评嘲笑不正之风的,难免粗鄙片面,却也值得正视与深省。
以上的回顾不过是信手拈来,挂一漏万,但从这带有极大的随意性的回顾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些思绪: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构思、提出、推广,成功地普及了许多嘉言妙语名言警句特别是豪言壮语,叫做万众一心,众口一词,移风易俗,焕然一新;数量之多,方面之广,提法之美好,用语之佳妙(形象、通俗、简明、透辟、字面整齐、合辙押韵、易说易记……)常达极致。这反映了革命胜利后百废俱兴、心比天高、信心十足的开国大气象,反映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结合,反映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后的雄心壮志,从总体来说,凡能继续弘扬者应该继续弘扬之,切不可“狗熊掰棒子,边掰边丢”。
也有些嘉言妙语经不起实践的检验最后落空失效,这一类话语的特点往往是一厢情愿,高、满、急、热,幼稚浮躁、绝对专断(所谓语言暴力),文风上则是天花乱坠,折腾咋唬,有的只是为了凑韵脚凑整数而不断加码的语言游戏(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早已指出这类现象):说的好得不能再好了,可惜脱离实际。还有一些走极端、情绪化的话语,以“咒语”“誓言”代替科学和政策,压根就是错的,它们往往是投其所好、顺竿爬高、一哄而上的结果,乃至是搞两面派的人看风使舵制造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通行的嘉言妙语的数量有所减少,调门有所降低,好斗的说词大减,祥和的语句渐渐出现和增多,涉及经济生活的比重大增,源头(话语出处)更加多样,见解也并不一致——许多话语并无定论结论自封终极真理式的独断威严。这反映的是我们的社会的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走向成熟、选择的必要性被认同与选择空间的扩展。但也反映了出现某种纷争、离析乃至价值失范的危险。
新中国建立四十八年来,各种话语演变迅速,有些话一时响彻云霄而过后无人问津,有些话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年代什么气候下出现的。话语的过速变迁反映了新的社会机制的形成过程、演进过程与成熟过程,有它的合理性至少是不可避免性。今后为了社会稳定与健康发展,应该警惕嘉言妙语格言警句的滥造滥用。自上而下地倡导肯定某种言语应该更加谨慎,更加注意讲究通用话语的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稳定性;避免急功近利、趋时趋异,炒作升温及实用主义的信口开河与急趸盲卖,避免廉价的话语浪潮——如近十余年出现过的所谓“能挣会花”、“丑陋的×国人”、“第×次浪潮”、“说不”、“(入选世界名人录)成为世界名人”之类。学人、作家、记者……在某种意义上最善“生产”话语的人以及受众,也可以从回顾反思中得到必要的长进,大家都悠着点。
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智慧的积累,相当重要地表现在一些嘉言妙语名言警句的形成、发展与其对于公众的规范、启迪作用上。因此,研究、梳理、阐发、弘扬并淘汰一些起过作用的社会通用话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将是一项必须而有教益的功课。
嘉言与警句
张之洞反对“闲话虚字”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见血见肉,方为真实
阿诺德·豪瑟的《艺术社会史》
读懂康德
回忆以群
人是不是万物之灵?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
为现代视角置入缺席的语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