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新一代学者的崛起
栏目巴黎读书札记
作者李培林
期数1997年10期
  法国近若干年来崛起的新一代学者大都在四十五岁左右,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都经历了法国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六八年学生运动的洗礼,身上较少老夫子的迂腐之气,并且至今似乎仍有一种社会参与的热情和潜在冲动。在社会学界的这一代学术新人中,值得提及的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维维约卡(Michel Wieviorka)和杜贝(Fran cois Dubet)。
  维维约卡和杜贝都是图海纳研究小组的主要成员,他们曾与图海纳一起合写过四、五本著作。维维约卡现已接替图海纳担任法国高等社科研究院社会学分析与干预研究所的所长,杜贝也从过去的波尔多大学社会学系调入社会学分析与干预研究所,成为该所的最重要的理论骨干之一。在他们两人的带领下,他们的研究所成为法国目前非常活跃的一个研究机构。
  维维约卡的主要著作有:《国家、雇主和消费者》、《公正与消费》、《社会和恐怖主义》、《法国电力总公司模式》、《经受考验的民主制度: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和种族观念》。《法国电力总公司模式》是与S.特林(Sylaine Trinh)合著的,该项研究建立在持续五年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也是首次将图海纳的“社会学干预”调查分析运用于对企业领导行为的研究。维维约卡认为,根据一九四六年法国国有化法而产生的法国电力总公司是法国国家现代化观念的体现,而自启蒙时代和大革命时代以来,现代性的特点就是信仰理性,并把理性等同于民族和国家的中心化,雅各宾式的国家观念,除了强调效率,还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按照这种观念建立的法国电力总公司,其目标是为了国家、公共服务和普遍利益,但是从六十年代起,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国家机器有了转变,新的社会运动产生了,工会的角色已被重新定义,高速增长的经济开始跌落,面对这种种变化和危机,在法国电力总公司、高等行政管理机构和法国总工会的领导人构成的行动系统中,一种新的行动逻辑出现了,调动积极性的动员力量不再是来自国家、民族、集体利益、公开服务等观念,企业领导人更经常使用的动员术语是本企业单位、产品商业化、占领市场的必要性、个人和企业的利益,奖金和晋升等等。维维约卡指出,这种变化意味着要为过去的国有企业模式奠定一种新的理性基础,因为以前被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些概念,现在已经分开甚至对立起来,如社会和国家、企业利益和集体利益。维维约卡通过话语范式转换来揭示组织模式转型的分析方法,很类似于福柯(M.Foucault)对知识一权力的范式转换的经典分析。
  杜贝的主要著作有《苦役:活着的青年》和《经验社会学》等。《苦役:活着的青年》是杜贝根据他一九八五年的博士论文加工而成。这是一本研究大城市郊区青年行为模式的专著,“苦役”是对一种并非由这些青年自己选择的生活经验的描述。杜贝在这本研究青年的专著中指出,五十——六十年代的青年行为模式以政治文化批判为特点,八十年代以后,这种清晰的青年行为模式消失了,青年人被不稳定的工作、生活的无计划、内心的不安和经常的越轨行为所笼罩。杜贝认为,这种近似“苦役”的生活体验不仅仅是经济危机和失业的产物,它受到工业社会的暮鼓晨钟的催生,人们原来的社会关系和集体行为方式解体了,原有的教育和职业的整合方式失败了。“苦役”的生活现象超越了古典社会学中的“越轨行为”范畴,它首先是一种过渡的行为,但并非是纯粹的破坏行动,从这种生活体验中也产生出了新的抗议和动员形式,从而有利于产生新的整合机制。杜贝的《经验社会学》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他最终超越图海纳的行动社会学,就像波尔坦斯基超越了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杜贝这本著作已引起法国社会学界的普遍关注,他在这本著作中以新一代青年学者少有的理论思辨能力论证了经验的多样性,实际上是宣告与那种追求和探索统一的行动逻辑的社会学决裂和告别。杜贝像许多新型青年学者一样,也是那种追求多元价值社会思潮的代表,但这种思潮也往往因其难以贯彻逻辑的一贯性而被指责为“新的相对主义”。
  法国新一代青年学者对现实观察的敏锐力和理论分析的深刻性都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特别是对一些具体的专项问题的研究,使社会学的应用领域大大扩展,社会学对职业化需求的满足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当新一代社会学家们丧失了构造宏观理论体系的兴趣,学术研究纷纷走向现实问题的探讨和数量化分析在社会学研究中越来越占有重要位置的时候,或是出于怀旧或是出于反思,人们似乎又感觉到现在的社会学家还缺少点什么。总之,就欧洲大陆传统的社会学而言,哲学思辨式的概念锤炼、历史考察的反思深度、文学话语的丰富感染力、旁征博引的知识氛围以及对社会生活富有创意的独特观察视角,这些似乎仍然是其学术魅力的所在。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