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慨叹叶、熊师弟兼及一句小误
作者
熊淑惠
期数
1999年02期
一九九八年《读书》十一期载曾昭奋《科学春秋》一文,作者写得语重心长,读来令人振奋而又感喟。曾文以叶企孙、熊大缜师弟故事作为入话,非常典型。叶、熊的师弟因缘其实是中华文教优秀传统的出色体现,他们的风骨和作为可歌可泣,也正是上辈知识精英的杰出代表。可惜这一曲师弟悲歌淹没无闻太久了,六十年来知者几希。尤其大缜,英年蒙厄,(二十六岁死,今年冥寿八十五。)像雨夜中划过的流星,灿烂谁见?所幸近年潜德幽光才渐渐得以显现。如钱伟长先生在回忆清华求学时深情地表彰同班级友大缜的辉煌学绩,韦君宜先生思痛时不忘提及这位高她三班的学长的令人扼腕的国殇。难得曾文更从叶、熊故事进而阐扬科教兴国的宏旨。正言谠论发人深思,令人感奋。但曾先生有一句记述,其年份可能有误,文中提到叶企孙先生把最亲密的学生熊大缜送到冀中根据地,接着说: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叶先生途经香港(赴昆明)……
这一句记时在《人民日报》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所载《深切怀念叶企孙教授》一文中是这样的:
“叶先生于1938年11月去昆明西南联大途经香港……”
另外,《清华英烈》中“熊大缜”一章(田彩凤文,清华大学出版社)记一九三七年冬叶先生正在天津办事处忙碌着清华南下人员的中转工作。而《吴宓日记》记吴宓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日乘海船离津,正是大缜为他买票送他上船的。
慨叹叶、熊师弟兼及一句小误
俄罗斯的私有化
从鉴真东渡传梵本谈起
安德森《马戛尔尼航行中国记》
来自异域的毒眼
独运匠心的佳作
他们的历史
读家书,想傅雷
日本古典抒情美的佳篇
教育学理论建设的“成本”问题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