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微言大义”本是“郢书燕说”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杨逢彬
期数
2001年12期
今年第十期王子今先生的文章文情并茂,惟所引陈寅恪先生函有一关键性的失误,本人作为《积微居友朋书札》的整理者,似有责任指出。
陈函云“拙序语意迂腐,将来恐有累大著,今删去之,亦未始非不幸也。”王文将“大著”误作“大者”,并在文末就此做了发挥。
其实首先将“大著”误作“大者”的是陆键东先生那本脍炙人口的《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由于《友朋书札》出版较早,且仅印六百册,“近来已成文物”(朱健语)。陆先生大约是未看到第一手材料致使文字有误。麻烦就在陆先生还从“大者”中看出了“微言大义”。其他学者引用陈先生此函多转引自陆书;以我阅读所及,不下十篇,其中就“大者”加以议论者,除陆书及贵刊此文外,还有数种。如王子舟著《陈寅恪读书生涯》便说:“‘将来恐有累大者’,以一见十,尤具远虑。”(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版,224页)
今特提出,以期引起学界注意,庶几不致再郢书燕说。
“微言大义”本是“郢书燕说”
戏外看戏
“这个世界最需要爱”!
菲尔丁的《汤姆·琼斯》
科学动力学·思想动力学·社会动力学
在华北与内蒙古之间:一以贯之的生态史情结
隐蔽的遗产
评陈汝衡新著《吴敬梓传》
Cultural capital(文化资本)
经济学能做什么?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