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记《<宋诗纪事>补正》
作者杨绛
期数2001年12期
  《<宋诗纪事>补正》是钟书利用他四十多年来业余小憩的时间断断续续做成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他得了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厉鹗《宋诗纪事》一集,共十四册。他半卧在躺椅上休息,就边看边批,多半凭记忆,有时也查书。他读完并批完全书,用毛笔淡墨,在第一册扉页上写了如下几行:“采摭虽广,讹脱亦多,归安陆氏补遗,买菜求益,更不精宷,披寻所及,随笔是正之,整缀董理,以俟异日。槐聚识于蒲园之且住楼。”(我家曾于一九四九年早春寄居蒲园某宅之三楼,钟书称为且住楼。)这年八月底,我们举家迁往北京清华大学。钟书教学之外还担任其他工作,《宋诗纪事》的“补正”就搁置多年,没功夫顾及了。
  钟书选注宋诗时期,又为《宋诗纪事》补正多处,书上有或粗或细的钢笔字,又有毛笔字、圆珠笔字、铅笔字等等,说明这些批语是叠次添上的。
  一九八二年,钟书把这部批满“补正”的《宋诗纪事》交给栾君贵明说:“这件事交给你去做吧。”他自己年老多病,懒得“整缀董理”,就借重栾君之力,把“补正”抄在稿纸上,并核对“补正”所引据的原书。
  栾君觅得一部原刻本的厉鹗《宋诗纪事》(乾隆十一年序,刊于杭州樊榭山房),把书拆开,一页页贴在大张稿纸上。他找到“补正”所引据的原书,一一核对,然后把“补正”誊录在稿纸上。钟书很欣赏他的“手工”,但誊录如有错误,就请他重新核对。栾君对钱先生的记忆心悦诚服,一抄再抄,于一九八三年八月誊清了钟书写在原书上的全部“补正”。钟书闲暇时,一天审阅一卷(全集共一百卷),一九八三年年底校阅完毕。
  钟书校完第一稿,觉得远有遗漏,又一再添补。他引用某书某文,往往只写首尾几字,中间用删节号(……),栾君须把全文补上。增添的文字不止一行半行,不能填写在字里行间,得另纸誊录,然后将原稿裁开,把增添的稿纸贴在上下文之间。这就大大增加了篇幅。这第二稿是一九八四年完成的。钟书又把全稿从头至尾校阅一过。(他增添“补正”的大量批语,一部分还保留在原稿上,一部分保留在指明操作的便条上。)
  八十年代后期,钟书见到电子计算机对文献工作的功用,嘱栾君用计算机再查核某书、某书。计算机所查获的资料,果然比人力更为详尽,但计算机只能罗列事物,不能判别真伪、选择精要。
  钟书嘱栾君把计算机所提供的资料,速同原书一并搬来,对照研究,指点如何判断、选择;如有不能定夺的疑难处,就把不同的资料全部录下,供后人抉择。于是栾君誊录并贴成更详尽的第三稿。钟书再又校阅了前六十九卷,并查看了他选出的另几卷,对栾君说:“行了,不用我再看了。你自己再仔细核对,不要有重见复出。”钟书就这样结束了他的《<宋诗纪事>补正》。如今经多方努力,《<宋诗纪事>补正》即将出版,钟书有知,必定会感到欣慰的。
  二○○一年四月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