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不看脸色
栏目诗画话
作者陈四益
期数2003年07期
  科学是不能看脸色行事的,因为科学研究的问题是客观事物的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更不会因为某人的脸色而变,哪怕那人是什么权威政要、圣者贤人、泰山北斗。
  中世纪的欧洲,科学是要看教会脸色的。伟大如哥白尼也直到临死才敢发表他的太阳系学说,而不看脸色的布鲁诺,竟被判处了死刑。他那充满激情的话语——“国家无权告诉人们应该想什么”、“社会不应该用剑惩处不同意通常公认的教理的人”——是对自由发表科学见解的呼喊。
  幸好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黑暗的时代。但是,黑暗时代的愚昧并没有从所有头脑里驱除。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染病,科学家要报告这个发现,以便引起公众注意,共同来对付这个人类的敌人。但是,有人不准他们说,想把事态隐瞒起来;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疾病的病源,但是,有人不许公布,说是只能由他那个机构公布,否则就是“个人行为”;科学家要在科学研究上开展国际合作以尽快战胜病魔,但是,有人竟无端指责他们是“卖国贼”;科学家本着社会良知要如实向社会公布疫情,但是,有人却要由他们编造疫情。总之,在这些榆木脑袋里,科学还要听命于他们的权势。然而历史早已证明,今天又再一次证明,科学一但还要看权势的脸色,造福人类的科学就可能成为造祸人类的根苗。诗曰:
  斗大事权天样狂,
  隐瞒压制最当行。
  诸般享受求当代,
  头脑犹然作鬼伥。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