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观后
作者郁风
期数1979年04期
  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的举行是非常及时,非常成功的。
  我们经常听到出版界的同志,美术界的同志,以及爱跑书店的读者对目前书籍装帧设计的不满。包括我自己在内,时常是看到难看的书就骂,却不知道有这么多有才能的同志默默地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这次看了展览会摆出的一些书,真使我惊喜,特别是过去从不注意的枯燥乏味的科技书,有不少很吸引人的有创造性的美好设计。试想,当此千千万万读者都正在为四个现代化加紧学习向科学进军的时候,一本设计美好的书,不但给人以知识,而且通过它的形、色、视觉形象,给人以美感。不论是捧在手里,或放在书架上,一眼便可从它的设计构思的特点认识这本书说的是什么,使你感到它是你身边最亲密的良师益友,这难道不好么?
  总的来说,这次展览比较突出的成绩,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一般化的老框框——如“四人帮”时只许用红不许用黑之类的形而上学和清规戒律,有所冲击有所突破,显示出敢于创新的生气;一是凡较好的书面装帧都开始注意到整体设计,即不但有好看的封面,还要设计好书脊,而不是一上了书架就都成为一排白纸黑字,还有翻开封面封底的环衬,前面的扉页,插页,里面的版式编排,字型大小,以及插图、题头花,如果是精装本还要有硬纸书套(函)、护封或腰带,所有这些设计都应为体现书的内容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在展出的精装书中,比较完美的设计都照顾到了以上各方面。如《英汉计算技术辞典》(人民邮电出版社,王卓倩设计)护封用深淡接近的乳黄色条纹作底,中腰压上黑、金两条带,里面是米色布面,形成庄重堂皇而又明快的设计。另一本红色布面上长方块黑底题头烫金字,淡黄加宽金带的护封,用作《资本论》(特装本,人民出版社,张慈中设计)的设计是恰到好处的。《伟大的道路》(三联书店,钱月华设计)也是构思巧妙简洁完整的设计,副题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在整个封面白底上用“之”字形红线勾出曲折道路伸向远方的简单图案,中间是朱德同志骑在马上的剪影照片铜版,黑色题字,封底也是白底红色“之”字形曲线,只用两套颜色解决了立意、造型、设色的全部需要;翻开封面封底的环衬用的是黄镇同志《长征画册》中的一幅画翻制阴文版(好就好在翻成阴文版),既给人以回忆革命道路的气氛,又有装饰效果。此外如《新中国出土文物》(外文出版社,李士设计)、《中国历代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曹辛之、曹洁设计)、《敦煌彩塑》(文物出版社,仇德虎设计)、《红楼梦》(外文出版社,吴寿松设计)等等都是在装帧设计和印刷装订上达到一定水平的。


  上面提到的科技方面的书本来是最难搞出什么名堂的,一般不是搞成繁琐的图解就是光板一条字。这次展览中一走进科技书馆,就有好多本书跳出来吸引我的注意。《示波器原理与检修》是在一块方的黑底上用红、绿、紫三色组成示波器原理的图案,上面是红黑两色的题头和出版单位,无论字型、大小、位置都运筹合度,虽是薄薄的三十二开平装本,也使人觉得富丽可观。《微波通讯》用微波天线的发射原理组成扇形和弓形图案。较大开本的《LC滤波器和螺旋滤波器的设计》则是选取国家规定的滤波器符号和滤波器频率特性曲线来组成图案,并用对比而又谐和的三种中间色重复三组交借叠印,形成节奏韵律感,它就不仅是科学内容的说明,而且是优美的装饰艺术。(以上三本都是人民邮电出版社王卓倩设计)又如《稀土》(冶金工业出版社,王耀忠设计)把十七种原素的缩写字母放在十七个小方格里,用不同的色彩组成图案,还要考虑到书名题头和这十七个小方块的编排、构图位置和虚实关系,技术上还要解决用少数套版经过叠印形成多种色彩效果的问题,是难度较大而又达到较好效果的设计。还有一本不能不提到的小书《邮票设计印刷工艺》只用棕色边和棕黑两色的标记图案

形成简单朴素、大方美观的封面设计,里面的版式编排也是考究的。


  所有这些好的设计都不是轻易能达到的,都经过设计者的艰苦构思,学习和理解书的大致内容,广泛的搜集表现资料,以及反复试稿的过程。而且完成了设计稿以后,要实现出来印成一本书,还要经过不怕麻烦的劳动。以上所举几本书的卓越的设计者我虽并不相识,但听说他们就是这样工作的,为每一本书都要亲自下厂,和工人同志一起研究切磋,配色配料,排版校对,才做出这样的成绩。
  文学书和儿童读物中也有不少好的设计,如《外国文艺》(上海译文出版社,任意设计)丛书的封面是很巧妙的利用“外国”和“文艺”两词的第一个拉丁字母“W”组成上下相连的一组图案,每期变换不同的颜色。如果求全还可指出小小缺点,就是“外国文艺”四个中文字型如果用方体,就和整个图案和拉丁字数目字体更谐和统一了。目前许多文艺刊物每年都换封面,我希望象这样能抓住这个刊物特点的好设计永远不要改换,保持它的作为标记性的风格。此外如《黑潮》、《寥寥集》、《北方》、《艺海拾贝》、《姑苏春》,连环画册《三打白骨精》、《小灵通漫游未来》等都是较好的。但总的说来文艺书应更容易发挥设计的艺术效果,就这次展览的成绩比较起来,无论在质量或数量方面,在大胆创新和民族特色方面,文艺书都不算是很突出的。
  说到民族特色,顺便一提,除开一些古籍的再版纯粹用中国线装形式外,有些企图体现民族形式的新书也常用画出来的线装或古锦之类的设计,当然其中也可能有好的,但有些设计者比较狭隘的理解民族形式,其实现代的民族风格可以广泛地吸取传统艺术的精华和中国现代生活中的素材,这里就不详论了。
  有人认为目前纸张印刷都还紧张,只要能把书印出来就行,装帧设计差也照样有人买,这种说法对改进出版工作是十分有害的。书籍装帧不但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也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水平。现代化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书籍装帧也应是实现四化的具体项目之一。我们不能等到完全实现四化以后有了充分的好纸和现代化的印刷装订才讲究设计,实际上是,就现有的物质技术条件在一般不重视这方面的书刊设计上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展览会展出的一些已大量发行的优秀设计的书,就是我们现有物质技术条件可能达到的水平的最好证明。
  自然我们不需要过多的精装书。虽然精贵材料会有较好效果,但并非好的设计都需要精贵材料。相反,一本普通纸张两套颜色的平装书可以成为完美的设计,而不适当的用过多繁琐装饰五六套颜色还加上亮晃晃的电化铝烫金(甚至一本书上同时又用金又用银)却是很失败的设计。目前确实流行用金过多,有人挖苦的说,不适当的用金就象四十年前的纨袴子弟为了显示豪华而镶上大金牙一样,用金过多只能说明设计者的技穷和领导思想的盲目追求豪华而已。有些普及的书设计并不坏,却也多余的用一套金,反而难看。又如有一本《二七罢工斗争史话》封面,靠书脊的左边是红黑两色的一把火炬,靠下边横排一行书题字,这行字如果是黑色的就正好轻重平衡,成为很好的设计,但偏偏却用了金色,在白纸上既不显著,又使边边上的火炬孤立地失去呼应的平衡,还白白浪费多印一套颜色。
  这次展览的主办单位国家出版局和中国美协还根据广大观众投票意见和专家意见举办评奖,评奖的结果不止是对优秀设计者的表扬,也体现了提倡什么,发展什么。这次展览和评奖无疑对书籍装帧工作是有效的促进,因此说展览会的举行是非常及时非常成功的。
  四月六日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