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言微意深重
栏目品书录
作者刘丽华
期数1990年06期
  有些书,需要你正襟危坐,苦读冥想,才能深得其味。有些书,你则或坐或卧,或厕上枕上,闲散读去,即可领略个中神韵。但是,坐或卧,厕上或枕上所获有时并不亚于悬梁刺股、伏案劳形之所得。
  最近,读《罗兰小语》,本是为打发时日,却意外获得启示,不禁欣之喜之,于是有了上述想法。
  《罗兰小语》所辑大都是作者短小精致的闲谈妙语:谈人生、谈命运、谈工作、谈交友、谈爱情、谈婚姻、谈性向、谈修养、谈审美、谈趣味,谈天、谈地、谈人、谈事,凡涉及我们所遇之事,无论大小,无所不谈。所谓闲谈者,漫不经心,随心所欲是也。就象河边柳下散步,当行则行,当止可止,轻轻松松,自自然然。这里,没有道貌岸然,没有剑拔弩张,更没有故做高深。作者只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认认真真地告诉读者一种人生态度:积极生活,参透人生,欣赏生命。
  所谓积极生活,当是不辜负生命来到这世上。现如今,常听人道:不要活得太累。这话超脱虽超脱,却并不那么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我们只是为不累而不累,那不过是懒惰与消极的另一说法,如果我们还没有经历过积极奋进、顽强拚搏这生命的尽情创造过程,又怎能获得和体验安闲与享受这人生的另一面。读过《罗兰小语》后,我们都会承认作者对生活所做的诠释很有点辩证的味道:“当我们年轻有为,极想做事时,要尽力地学,尽力地做。不必有‘如此辛苦,所为何来?’的问号。因为生命的动机就是要我们如此向前奔赴,热烈认真,使宇宙丰富生动。”“当我们年老力衰,或不再热衷事业时,大可退隐田园,(现代人或许只能‘退隐都市’也无不可。)过过闲逸的生活竟是对人生的另一番肯定。”奔劳竞逐是人生的一面,安闲淳朴是人生的另一面。这两面,都来自自然所赋予我们的天性。所以,“不要活得太累”,这话只有当它既涵蕴着经历过一场人生拚搏之后的轻松感,又显示着对生活大彻大悟的觉醒时,才显得豁达、洒脱。
  参透人生,是达到了悟出人生妙谛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中国道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真切:不自矜、不自夸、不自负,不自傲,超然物外,静观世事,淡泊逸远,悠然忘我。《罗兰小语》把这种境界做为一种人生态度来标立,不啻是为生活在扰攘纷争社会里的现代人开出的一付清醒剂·参透人生,并不容易,生活在现代社会中,金钱财富、功名利禄、人际纠纷、世俗琐事纠缠着人们,得与失、成与败,令人烦恼不安。我们不可能完全摆脱世事,进入虚无,但以道家“抬头看天外,退出牛角尖”的超逸与豁达来做入世的事业,则不失为一种舒展心灵,开拓襟怀的修炼。假如坚持这份修炼,我们的心胸定然会日益博大,眼界会日益广阔,内心会日益充实,慢慢进入到“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最高境界。那将是何等的飘潇自在。
  读过《罗兰小语》,你定会被作者那份对生命的由衷欣赏之情所深深感染,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自然、对生命、对宇宙的感恩和对万事万物的喜爱、同情、赞美与关切。作者循循善诱人们要储备一份对人生的欣赏之情,以克服囿于物质欲望的狭小胸怀和打破乏味低俗的界域。怀有欣赏之情的人,不论他处在什么环境之中,都不会忘掉生活的美好。林中听蝉,池畔赏荷,湖上泛舟,寒夜围炉固然是一份雅人深致,即使是在冷漠孤寂,清贫凄楚的境遇时,他也会用置身事外的、欣赏的心情来看待自己的苦乐。有了这份欣赏之情,会使一个人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感到充足和喜悦。
  积极生活,参透人生,欣赏生命这三者是有关联的。只有积极生活的人,才能体味人生真味,也才能欣赏生命之美;能欣赏生命之美的人,懂得如何把握生活,驾驭人生。我想,这是每个人都需要下功夫获得的修养吧?
  (《罗兰小语》,罗兰著,海天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七月第一版,8.80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