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一九八○年上半年的美国文坛
作者
朱世达
期数
1980年09期
美国从今年一月到七月,要出版六千种书籍。据有关报刊宣传,这半年所出的书无论品种、题材和内容都要比以前广泛得多。有些书籍描写严肃的题材,探索美国人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有些涉及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有纯然属于娱乐性的作品。
五十二岁的女作家朱迪丝·克兰兹(Judith Krantz)的小说《苔茜公主》(Princess Daisy)一问世,立即为《纽约时报》列入了畅销书。弗莱德立克·福茜丝(Frederick Forsyth)的《魔鬼的选择》(The Devil's Alternative)也受到类似的欢迎。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将要出版《弗莱迪的书》(Fred-dy's Book),故事以十六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为背景,倾诉作家自己的悲哀和愿望。玛格丽特·阿塔沃特(Margeret Atwood)在她的《展现在人面前的生活》(Life Before Man)中,以诗一般的语言描写多伦多两个女图书管理员和她们的丈夫以及情人的错综复杂的、令人痛苦的关系。安纳·泰勒(Anne Ty1er)的《摩根之死》(Morgan's Passing)刻划了一个寻找一切机会,梦想创造奇迹的青年人。
英国作家詹姆斯(P.D.James)以写作侦探小说闻名,而这次一个姑娘的命运成了小说的主题。她的《无辜的血液》(Inno-cent B1ood)叙述一个姑娘寻找父母并追索自己出身的故事。另一位英国著名拟人小说作家里查德·亚当斯(Richard Adams),将要出版《跳摇摆舞的姑娘》(The Gir1 in a Swing),描写一个多年独身的单身汉被一个德国姑娘勾引的情景。
中年人心理上、感情上的冲突成为一些老作家作品的主题。沃尔克·珀西(Walker Percy)的《第二次重现》(The Second Coming)描述一个鳏夫得到邻近暖房一位姑娘的同情而摆脱绝望的故事。作家莫台卡尔·利克勒(Mordecal Richler)二十五年前在蒙得利尔写作已经很有名气了。这次他写了《乔夏的昨天和今天》(Joshua Then and Now),描写自己这两段的生活经历。多克托罗(E.L.Doctorow)的小说《潜鸟湖》(Loon Lake)中的主人公和他的其他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寻找自身的价值。
一九七三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将出版《塔瓦勃恩记事》(The Twyborn Affair),描述在三十年代中期在澳大利亚三个不同寻常的人物。爱迪·塔瓦勃恩中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澳大利亚故乡 在内地当一名雇工。一个富有的年迈的希腊人发现他的年青的情人是个男子。作家揭示了同性恋的问题,被认为是比较深入的。
七十五岁的名作家格拉厄姆·格林的《日内瓦医生菲息》(Doctor Fischer of Geneva),情趣横生;作家以幽默的笔法叙述一个瑞士百万富翁和一个爱开玩笑的人如何逗引一个熟识的人疯狂的贪婪之心。格林还要出版自传体小说《逃亡之路》(Ways of Escape),描写他在海地、法国统治下的越南、古巴和拉丁美洲的生活。他回顾了在马来亚当秘密侦探的经历以及他在肯尼亚的奇遇。他还叙述了美国人怎样将他从波多黎各驱逐出去的情景。
人们熟悉的作家的作品还有:罗伯脱·罗特伦(Robert Lud1um)的《小溪的来历》(The Bourne Identity),杰克·希金斯(Jack Higgins)的《独脚戏》(Solo),威廉·F·伯克莱(William F.Buckley) 的《谁先来?》(Who's on First?),克莱格·汤玛斯(Claig Thomas)的《雪鹰》(The Snow Falcon),乔治·V·希金斯(Ge-orge V.Higgins)的《守势的肯尼迪》(Kennedy for the Defence)和威廉·P·麦克弋温 (William p.McGivern)的《高峰》(Summit)。
惊险小说目前是西方读书界的一大热门。许多年轻的惊险、侦探、间谍小说作家,继承了勒·卡莱(Le Carré)和福茜丝(Forsy-th)的传统,正日益引起注意。例如,斯梯芬·汉脱(Stephen Hunter)的《狙击行家》(The Mas-ter Sniper)和唐纳尔德·E·麦克宽宁(Donald E.McQuinn)的《目标》(Targets)。杜鲁门和罗斯福的后裔玛格丽特·杜鲁门(Margeret Truman)的《白宫之谋杀案》(Murder in the White House)和詹姆斯·罗斯福写的《家庭事务》当然不免要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不少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出自老作家之手。埃利克·萨加尔(Eri-ch Sega1)在他的《男人、女人、孩子》(Man,Woman,and Chi1d)中写“一个处于悲剧边缘的幸福的婚姻”,竭力渲染矛盾和冲突。他描写一个有妇之夫一天发现他和巴黎情人生的孩子已经八岁,这孩子要来拜访他。这使这位父亲处于十分难堪和尴尬的境地。已故的作家海伦·望·斯拉克(Helen Vanslyke)的最后一本小说《这不是失恋》(No Love Lost)也将出版。小说描写三个妇女从二十年代经济危机时代开始,直到妇女解放运动处于高潮的七十年代,探索飘忽不定的幸福。玛莉林·法兰西(Marilyn French)以英国为背景写了《成熟的爱情》(A Mature Love Aff-air)和《痛苦的心》(The B1eeding Heart)。《痛苦的心》描写一对四十多岁的已婚的情人躲避家庭在伦敦生活了一年的故事。
长篇的家世小说也是值得注意的。杰拉德·格林(Gerald Gre-en)以纽约的布鲁克林作他的《锁链》(The Chains)的背景;苏姗·哈瓦契(Susan Howatch)以她的英国式的庄园住宅为地点又创作了《父亲们的罪恶》(The Sins of Fathers);善于描写美国十八世纪的贵格教徒的珍·德·哈托格(Jan de Hartog),这次把他的《羔羊之战》(The Lamb’s War)的场景移到了二十世纪。他描写一个信奉贵格教的美国军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解放一个德国集中营和救出一位可爱的荷兰姑娘。由迪·白郎(Dee Bronn)、南·F·萨勒诺(Nan F.Salerno)和劳沙蒙德·M·万达贝格(Rosamond M.Vanderburgh)写的叙述美国印第安人生活的《克里克·玛丽的血》(Creek Mary's Blood)和《夏蒙的女儿 》(Shaman's Daughter)也将问世。
著名作家V.S.南帕尔(V.S.Naipau1)用忧郁而动人的笔触描写了阿根廷、刚果和特立尼达社会,书名称为《爱娃·庇隆的归来》(The Return of EVa Peron)。索尔仁尼琴在《橡树和小牛》(The Oak and the Calf)描写他在苏 联的十年生活。已故的小说家、文学批评家符拉迪米尔·纳布考夫(Vladimir Nabokov)五十年代在康奈尔大学讲授世界文学的教材《文学讲稿》(Lectures on Lite-rature)也将出版。
有三本文学家的传记值得注意。它们是关于萨默塞特·毛姆(Somerset Mangham)的《毛姆》(Mangham),描写乔治·奥韦尔(George Orwel1)(即埃立克·勃莱尔Eric Blair)的《奥韦尔:变化》(OrWell:The Transformation)和叙述亨利·亚当姆斯(Henry Adams)一生的著作。
一九八○年上半年的美国文坛
自由的理念:五·四传统之阙失面
《风景画家列维坦》译后杂记
数字化时代的喜悦与迷离
魂归何处?
文化孤岛艾米什
再造东亚史学
书评编辑怎样工作
概念的贫困与贫困的批评
可喜的探索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