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谈《红》说“李”双飞翼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杨竹剑
期数
2006年11期
王蒙《双飞翼》一书,自称乃“谈《红》说‘李’文章”。五六七八年来常摩挲把玩,渐渐悟出王君心有灵犀,会通古人,从李义山绝唱精品中,读出红楼诗意。其文可圈可点,其说当世无两。但读到《双飞翼》书中另一段话,我对李诗曹文双翼之说,颇为困惑:“《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喜欢王维,喜欢李白,喜欢杜甫,喜欢陶渊明、庚、鲍、阮等前朝诗人,不喜欢相对比较雕琢的李义山,但仍肯定其留得残(枯之误)荷听雨之句。” 王君判“残”为“枯之误”,才女“喜欢”的程度也因“误”而打了七折八扣。果如是,则李诗曹文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林姑娘这里就很难通过。而我认为“极见功力,极见情采”的一段好文章,也岂非白说?意有未甘,小心求证,重读《双飞翼》,几十页读下来,不断遇到这样的文字:“阅读《红楼梦》是人与世界的直接对话”; “《红楼梦》一上来就写石头、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一下子就回到了世界的本初”……类似言说多多,一言蔽之,《红楼梦》至大、至真、无尽、无穷,因而至美。所以大观园里容得下李义山的“城池叠嶂、路径曲折、形象缛丽、寄意深遥的艺术世界”,义山诗的艺术世界里却不可能有大观园至大至真无尽无穷开辟鸿荡气象。二者相较,不能不承认美有档次而非关人工。义山诗固属高档精品,但在“世界本初”跟前,大略近似一盆案头清供。生长于灵河畔的绛珠仙草,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生命本初世界,养眼怡神的案头清供,实在太小太小,“最不喜欢”这种主观感受,便可以理解。但无碍于义山诗独特品格美的存在。
谈《红》说“李”双飞翼
说辞儿
奔突的地下火之歌
《革命烈士诗抄》新旧版的比较
欧洲人眼里的中国绘画
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
读“金”小札
黄昏畅想
不死的诗人
勇敢地奢侈起来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