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描写妓女的文学作品
栏目读书小札
作者王招明
期数1982年07期
  沈从文先生是蜚声中外的著名作家。他在《湘行散记》、《边城》、《湘西》等反映湘西生活的小说散文集中,怀着极大的同情描写了吊脚楼上的妓女,这些作品久未印行。湖南已故老作家蒋牧良同志说:“他在作品里把妓女都描写得那么善良,怎么会出他的作品?”
  在我们这个已经消灭了卖淫制度的国家里,控诉旧社会对劳动妇女残酷压迫的文学作品,竟被当作宣扬淫乱和污秽,这是很不必要的。鲁迅就很同情妓女的悲惨境遇,对“板起面孔维持风化”的“正人君子”深恶痛绝。“正人君子”责备妇女“淫靡”、“奢侈”,是“亡国之兆”。鲁迅愤怒地指出:“其实那不是女人的罪状,正是她的可怜。这社会制度把她挤成了各种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在妇女被当作“私产”、“商品”和“高等阶级的玩具”的私有制社会里,职业卖淫和雇佣劳动是形影不离的伴侣,妇女逃脱不了被凌辱被损害的命运。鲁迅深刻揭示了野蛮的剥削制度是产生妓女的社会根源。“这根源存在一天,也就是主动的买者存在一天,那所谓女人的淫靡和奢侈就一天不会消灭。”“奢侈和淫靡只是一种社会崩溃腐化的现象,决不是原因。”对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的揭露,也是对旧社会的揭露。
  鲁迅也写过以妓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他在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中,塑造了一位在黑暗旧社会敢于反抗的妓女的感人形象,揭示出一个社会地位最卑贱低下的劳动妇女的崇高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位在现实生活中受屈辱、被遗弃、被蔑视的极不幸的妇人,但在作者革命理想的照耀下,体现了战斗气概,成为了一个勇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鲁迅为反抗的妓女写下的这首壮美的赞歌,是那个时代风起云涌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激荡下的产物。早在五四前夕,李大钊同志在一篇题为《废娼问题》的文章中指出:“废娼运动,是现代社会运动的一种。”(《李大钊选集》168页)这个运动,必然要对当时的更高意识形态的文学发生强烈影响。因此,反映妓女遭人践踏、受人歧视的悲惨生活,抨击造成这种不合理现象的社会制度,就成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一个极其严肃的主题。不少具有强烈爱憎感情的作家,从被蹂躏的妇女中选取题材,写下她们被践踏的人性,被侮辱、被摧残的灵魂,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鲁迅曾经说过:“作者可以自由地去写工人,农民,学生,强盗,娼妓,穷人,阔佬,什么材料都可以,写出来都可以成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且介亭杂文未编·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这是因为,题材不能决定文学作品的好坏、成败,在创作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学家的世界观。即使是写妓女题材的文学作品,只要作家的思想立场和世界观是进步的,写出来都可以成为进步文学。这样的文学作品,和那些宣扬色情淫秽的封建糟粕划清了界限,也和资本主义世界的黄色文艺有本质区别。
  值得欣慰的是,湖南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沈从文先生的乡土小说散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沈从文文集》,曾经风靡全国,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又和广大读者见面。重读这些作品,怀昔思今,很有感触。希望我们从此对描写妓女的文学作品有个正确看法。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