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海德格尔与老子
作者白波
期数1990年03期
  关于马丁·海德格尔对老子之推崇,以及海德格尔与老子在诗性气质上的相类,熊伟先生有精到之论。近期读到Heinrich WiegandPetzet的《迈向一颗星——与马丁·海德格尔的交往》,其中专辟一节题为《来自曼谷的僧侣》,介绍了作者所见所历海德格尔与东方世界的接触和遭遇。兹举文中有关海德格尔与老子一例,供同好一乐。
  在海德格尔的工作室里,挂有一幅中文书法作品,上书老子两句云: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法书出自中国台湾学者萧师毅之手,乃后者因海氏之邀所书。此作之傍,是一尊日本木雕,为一禅宗和尚也。道释相映,颇有东方氛围。
  海德格尔对老子有大敬仰,晚年研读并翻译《道德经》(关于此事,熊伟先生所撰《恬然于不居所成》一文曾有介绍)。一九六六年,哲学家Ernst Tünger将来远东之际,海德格尔致信一封,并附所译《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Nicht zum Tor hinausgehen
  und die Welt Kennen,
  Nicht zum Fenster hinaus- sphen
  und den Himmel ganz sehen.
  Geht man sehr weit hinaus,
  weiss man sehr wenig.
  Darum der Weise:
  nicht reist er,
  doch er Kennt,
  nicht guckt er,
  doch er rühmt,
  nicht handelt er,
  doch er vollendet.
  将原文与之对照,则译文的意思与节奏韵味均不错。唯“弗见而名”中的“名”词,显然海德格尔不明“‘名’乃‘明’之假借”的真相,望文生义,将其误译为“功成名就”之“名”(rühmen)。足见中学西传的语言障碍是何等巨大!
  然而这里,海德格尔欲与东方圣贤之伟大心灵对话和沟通的决心和愿望,不也见出一斑了么?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